“十四五”規劃了怎樣的未來
相信很多的人已經在新聞當中看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今天在北京閉幕,在這個會議當中,整個世界高度關注的一個議題就是通過了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有了這份建議,它當然是針對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的方向和大的骨架,接下來包括發改委具體的部門就要起草更加具體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然后包括人大審議通過之后,就會去指導整個十四五行進和整個目標的實施。
這是中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是中國在全面完成了小康這樣一個目標之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整個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疫情又增加了世界發展不確定性之后的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所以大家的關注自然有其道理,來,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會議。
1.與十九大的指導思想和戰略部署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一,這個意見與十九大的指導思想和戰略部署是一脈相承的。在這個一脈相承的基礎上,很重要的將現代化,這樣一個原來大家很模糊的一個概念,將它指標化、體系化、戰略目標和路徑具象化,所以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第二,根據當前國際國內的的一些情況,要求統籌發展與安全問題,把安全這個概念,在我們的規劃中間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地位來進行凸顯。第三,在這樣的一些新的視角,新的征程,新的指標下面,對于我們過去所列出的一系列的這種戰略舉措進行了深化,進行了再定位,再調整,使它能夠適應目前所面臨的一些主要的矛盾,核心的一些問題。所以說因此這個規劃的這個意見,對于我們理解未來的這一個發展環境,未來的發展目標,未來的發展舉措,就顯得格外重要。
2.十四五指標體系和基本原則要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一,2035的核心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就是我們要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第二,我們要進入到創新型國家的這樣一個前列,那么這幾個指標我們就會在十四五的這個指導意見和相應的戰略里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比如第一個體現,我們把過去的四個全面的內涵進行了調整,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替代了全面小康,這是十四五規劃里面指導思想的新的四個全面,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第二個很重要的是我們在創新里面,對于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這種突破,對于我們的這一個創新的三大戰略和這四個面向進行了具體化,實際上也是為我們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打好基礎。也就是說整個十四五這一個指標體系,基本原則,必須要為我們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定要開好局,所以說這就顯得它們是一個統籌一體的。
3.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中國在群雄并起中突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這個判斷是總書記過去幾年反復強調,是他對于整個當前形勢的一個科學的一個定位,這個定位很重要。第一,戰略機遇期,也就是說我們目前依然具有大量完成我們戰略目標的這種基本條件,那么這個基本條件就是我們在十三五,在完成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科技基礎、人力資本基礎和制度基礎,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在國際這種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這樣一個狀況里面,恰恰是中國能夠在群雄并起的狀態里面能夠突圍,實現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以這兩個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形成了我們戰略機遇期的兩個內涵。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我們戰略機遇期它的一些具體的內涵,特別是這種挑戰,發生了一些巨大的一些變化,因為這些挑戰是我們在成長中間,必須要面臨的這樣的一些挑戰,是我們在實現我們戰略目標中間必須要遇到的這樣的一些挑戰。雖然有一些可能是黑天鵝,但是有一些是必定要來的,比如像中美之間的這種沖突,那么再比如說我們在一系列的世界大變局中間所出現的地緣政治的這種摩擦的激化,未來都要面對。因此這里很強調的一個就是它的機遇和挑戰的內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新的這樣的一些規律,新的一些變化。
4.統籌發展與安全 讓基本盤更堅實 更具彈性和韌性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安全問題實際上是我們發展的一個基本保障基本前提,因為沒有安全,我們發展的果實我們自己也不能獲得,所以說安全非常重要。這一次報告里面,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把國家總體安全觀向經濟領域、社會領域、各個領域進行了具體化,把它進行了升華進行了一些重新的一些定位。在經濟方面集中體現在第一個,是我們對于關鍵技術,核心技術要進行自我發展、自我研究,這個很重要,要突破目前卡脖子這個問題。第二個是我們這一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們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牢牢抓住我們這一個國內需求的這樣的一個出發點和立足點,來進行我們相應的一些戰略布局。當然同時我們也要考慮一些極端現象的出現,使我們的基本盤更加堅實,更具有彈性和韌性。
5.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國民收入水平 全面實現現代化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我們要達到現代化的目標,第一一定要在增長動力上面做文章。按照目前2035的這樣一個目標,我們要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這樣一個國民收入水平,那么按照目前的這種測算,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在3萬美金左右這樣一個狀況,而我們現在在今年底可能在1.1萬億這樣一個水平,那么這個水平,離我們3萬億這個差距還很大,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收入增長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這方面一定要做足文章才能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第二,就是我們中產收入群體要大幅度提升,這個提升主要來源于我們的再分配體系的改革,要在分配上做足文章,所以這一個問題就說在報告里面得到了全面凸顯。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