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建設一周年·經驗丨河北“三強化三推動”推進社工站建設
一、發展歷程
1.2020年10月,民政部召開加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后,河北省民政廳成立以廳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工作。
2.2020年11月,河北省社會工作孵化培育基地正式啟動運營,致力于推動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培育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3.2021年1月,河北省民政廳廳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推進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工作。
4.2021年2月,河北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暢通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途徑的意見》,提出推動構建縣(區)社工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社工站點-村(居)社工室的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
5.2021年2月,河北省民政廳印發《推進全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提出鄉鎮(街道)社工站覆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月,印發《促進全省社會工作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按照“有場地、有設備、有人員、有服務功能、有工作流程、有規章制度”的標準,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建設。
6.2021年3月,河北省民政廳召開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進會,對推進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進行部署。
7.2021年4月,河北省民政廳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專業研修班;組織開展鄉鎮(街道)社工站政策宣講調研活動,進行政策宣講和重點指導。
8.2021年4月,河北省民政廳啟用“河北社會工作”“河北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兩個標志,推動鄉鎮(街道)社工站規范運行。
9.2021年6月,召開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2021年第二季度調度會,對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進情況進行半年通報。
10.2021年9月,河北省民政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出臺《關于創新“五社聯動”機制,助推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提出積極推進政府購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以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為基礎的全省社會工作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市、縣(區)社工站指導服務中心或社會工作孵化基地39個,鄉鎮(街道)社工站264個,村(居)社工室501個,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
二、資金保障
積極推進政府購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引導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所需經費從已有社會救助工作經費或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等社會救助專項經費中列支,列支比例不高于2%。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推動建立多元化社會工作服務投入機制。
三、基本模式
(一)強化政策創制,推動督促落實
一是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暢通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途徑的意見》,與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聯合印發《關于創新“五社聯動”機制,助推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制發《推進全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促進全省社會工作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推進社工站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將社工站建設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的“五社聯動、情暖基層”行動,列入全省“三基”建設年和深改委督導項目,一同部署一同推進。指導各市加強社工站建設督導考核,如邢臺市將社工站建設列入市域治理考核內容,邯鄲市將社工站建設納入市、縣兩級民政部門一把手工程。
三是建立“季度調度、半年通報、年終考核”和“一站一臺賬、一市一總表”工作機制,加強對社工站目標考核和重點督導。2021年3月,組織召開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進會,目前已召開3次推進社工站建設調度會并進行了兩次通報,近期擬召開第四季度調度會并對各市社工站建設推進情況進行年終考核。
(二)強化指導培育,推動規范發展
一是發揮好河北省社會工作孵化培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指導各市、縣建立社會工作孵化培育基地、社工站指導中心或社會工作協會等,全省11個設區市均成立社工站指導中心或市社會工作協會,推動形成全省社工站指導培育體系。
二是組織社會工作行業專家在全省開展社工站政策巡回宣講15場,對市縣鄉相關人員重點講解政策要求和先進經驗做法;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全省社工站建設研修班,學習觀摩外地典型經驗。全年共開展省、市級社工站建設培訓32場。
三是制定了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指導手冊和制度匯編,啟用“河北社會工作” “河北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兩個標志,推動《河北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建設運營規范》列入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引導全省社工站建設規范健康發展。
(三)強化探索創新,推動提質增能
一是加強社工站建設理論創新研究,《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實務探索與研究——以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為切入點》榮獲2021年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
二是積極探索發揮社工站“五大平臺”作用(民政任務接收平臺、群眾需求收集平臺、服務項目轉化平臺、村居服務支持平臺、社會資源整合平臺),融合創新“五社聯動”服務模式,通過承接慈善組織公益項目或鏈接公益慈善資源,充實社工站服務資金,有效提升服務能力。
三是指導各市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創新社工站運營模式,提升服務實效。如石家莊市推動各縣區建立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16個,開發“小社來幫忙”服務模式,打造社工站形象化品牌;張家口市張北縣義合美新城積極探索社工站服務易地扶貧搬遷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四、下一步發展
一是加大督導考核力度,加強督導隊伍建設,發揮省、市社會工作孵化培育基地作用,完善全省社工站孵化培育和指導體系;加大社工站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加強服務項目指導管理,規范社工站運營管理,推動社工站提質增能。
二是培樹推廣一批服務成效好、群眾認可度高的示范社工站點,廣泛宣傳社工站建設典型事跡和服務成效,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健全社工站常態化資金保障機制,完善多元化社工站建設投入機制,引導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參與社工站建設。
三是深化“五社聯動”和內部協同機制,加強資源統籌,促進民政資源集成協作,扎實推進站點建設;發揮社工站點平臺作用,引導慈善社工力量融入民生保障、社會治理、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構建慈善社工事業發展新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