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會服務工作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落實力度大、創新亮點多、實際效果好,增進了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綜合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省級行政區劃單位34個(其中直轄市4個,省23個,自治區5個,特別行政區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332個(其中地級市284個,地區15個,自治州30個,盟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853個(其中市轄區857個,縣級市369個,縣1456個,自治縣117個,旗49個,自治旗3個,特區1個,林區1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40466個(其中區公所2個,鎮19683個,鄉12395個,蘇木106個,民族鄉1085個,民族蘇木1個,街道7194個)。
2011年,共聯合檢查省界13條,聯檢省界13646公里、界樁236顆,2條省界簽訂了平安邊界創建協議。編制完成了28條省級行政區域界線詳圖集,形成圖集6800冊、電子光盤2800套。
圖1 鄉鎮、街道變化情況
表 1 鄉鎮、街道變化情況
單位:個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鄉(個)
|
17534
|
15951
|
15306
|
15120
|
15067
|
14848
|
14571
|
13587
|
鎮(個)
|
19892
|
19522
|
19369
|
19249
|
19234
|
19322
|
19410
|
19683
|
街道(個)
|
5829
|
6152
|
6355
|
6434
|
6524
|
6686
|
6923
|
7194
|
注: 圖1和表1中鄉包含民族鄉、蘇木、民族蘇木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社會服務業機構129.8萬個,比上年增長2.3%,職工總數1129.8萬人,固定資產總值為6989.8億元,比上年增加6.1%。社會服務業增加值2459.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占第三產業的比重1.2%。截至2011年底,全國通過社會工作師考試的13421人,通過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40755人。
全國社會服務事業費支出3229.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占國家財政支出比重為3%,與上年持平。中央財政共向各地轉移支付社會服務事業費1808億元,比上年增長34.7%,占社會服務事業費比重56%,比上年增加了6.2個百分點。社會服務事業基本建設施工項目4533個,全年完成投資總額2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9.4%。
圖2 社會服務業基本情況
表2 社會服務業基本情況
單位:億元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社會服務事業費支出
|
577.4
|
718.4
|
915.4
|
1215.5
|
2146.5
|
2181.9
|
2697.5
|
3229.1
|
基本建設投資總額
|
29.2
|
31.6
|
33.5
|
47.7
|
66.6
|
157
|
183
|
218.5
|
社會服務機構固定資產原值
|
1818.4
|
3097.8
|
4066.7
|
3973
|
4592.8
|
5198
|
6589.3
|
6989.8
|
二、社會服務
(一)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
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4.6萬個,其中登記注冊為事業單位機構0.9萬個;床位396.4萬張,比上年增長13.4%;每千人口平均擁有社會服務機構床位2.94張,比上年增長12.6%;收養293.4萬人,比上年增長5.5%。
圖3 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
表3 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
單位:萬張、張
指標
|
2000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床位數
|
113.0
|
163.9
|
193.3
|
257.3
|
286.1
|
326.5
|
349.6
|
396.4
|
每千人口床位數
|
0.89
|
1.25
|
1.47
|
1.95
|
2.15
|
2.45
|
2.61
|
2.94
|
其中: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40868個,比上年增加964個,擁有床位353.2萬張,比上年增長11.7%(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19.1張,比上年增長7.3%),年末收養老年人260.3萬人,比上年增長5.4%。
全國民政部門管理的智障與精神疾病服務機構共有251個。其中社會福利醫院(精神病院)155個,床位數4萬張,年末收養各類人員3.5萬人;復退軍人精神病院96個,床位數2.5萬張,年末收養各類人員2萬人,比上年增長5.3%。
全國共有兒童福利機構397個,比上年增加62個,床位6.0萬張,比上年增長20.0%。全國有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241個,床位0.8萬張。全年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未成年人17.9萬人次。
全國共有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單位1788個,床位7.9萬張,其中救助管理站1547個,床位7.1萬張。全年救助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241.0萬人次,其中在站救助220.5萬人次,不在站救助20.5萬人次。全國共有軍休軍供機構2287個。其中軍休管理單位1960個,可提供休養戶數16.0萬戶;軍供站327個,床位3.8萬張。
(二)不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
1.老齡服務。2011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萬人,占總人口的13.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2288萬人,占總人口的9.1%。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老齡事業單位2503個,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9407個,老年維權協調組織8.4萬個,老年學校48116個、在校學習人員603.2萬人,各類老年活動室41.3萬個,全年接待來信來訪45.8萬次。
圖4 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
表4 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
單位:萬人、%
指標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60歲以上人口
|
14408
|
14901
|
15340
|
15989
|
16714
|
17765
|
18499
|
60歲以上人口比重
|
11.03
|
11.3
|
11.6
|
12
|
12.5
|
13.26
|
13.7
|
2.兒童福利。會同財政部下達25.2億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各地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孤兒50.9萬人,其中各類社會福利機構收養兒童10.8萬人,社會散居孤兒40.1萬人。2011年全國辦理家庭收養登記31424件,其中:中國公民收養登記27579件,外國人收養登記3845件。
圖5 家庭兒童收養
表5 家庭兒童收養
單位:人、%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家庭收養兒童數
|
52603
|
49506
|
48178
|
45192
|
42550
|
44260
|
34529
|
31424
|
年增長率
|
-2.9
|
-5.9
|
-2.7
|
-6.2
|
-5.8
|
4.0
|
-22.0
|
-9.0
|
3.社會福利企業。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福利企業21507個,比上年減少719個;社會福利業增加值為738.0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占第三產業的比重0.36%;吸納殘疾職工62.8萬人就業;實現利潤140.1億元,比上年下降7.1%;年末固定資產18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圖6 社會福利企業中的殘疾職工
表6 社會福利企業中的殘疾職工
單位:萬人、%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福利企業殘疾職工
|
66.2
|
63.7
|
55.9
|
56.3
|
61.9
|
62.7
|
62.5
|
62.8
|
年增長率
|
-2.5
|
-3.8
|
-12.2
|
0.7
|
9.9
|
1.3
|
-0.3
|
0.5
|
4.社會救助。
城市低保。2011年底,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1145.7萬戶、2276.8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659.9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02.0億元,占總支出的76.1%。2011年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287.6元/人、月,比上年增長14.5%;全國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240.3元(含一次性生活補貼),比上年提高27.1%。
城市“三無”救濟。2011年城市“三無”救濟19.3萬人,比去年增長30.9%。
農村低保。2011年底,全國有農村低保對象2672.8萬戶、5305.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1.7萬人,增長了1.8%。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低保資金667.7億元,比上年增長50.0%,其中中央補助資金502.6億元,占總支出的75.3%。2011年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143.2元/人、月,比上年提高26.2元,增長22.4%;全國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106.1元(含一次性生活補貼),比上年提高43.4%。
農村五保。截至2011年底,全國有農村五保供養對象530.2萬戶,551萬人,分別比上年下降0.95%和0.71%。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五保供養資金121.7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其中: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84.5萬人,集中供養年平均標準為3399.7元/人,比上年增長1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66.5萬人,分散供養年平均標準為2470.5元/人,比上年增長17.5%。
圖7 社會救助情況
表7 社會救助情況
單位:萬人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
2205
|
2234.2
|
2240.1
|
2272.1
|
2334.8
|
2345.6
|
2310.5
|
2276.8
|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
488
|
825
|
1593.1
|
3566.3
|
4305.5
|
4760
|
5214
|
5305.7
|
農村五保供養
|
228.7
|
300
|
503.3
|
531.3
|
548.6
|
553.4
|
556.3
|
551
|
農村傳統救濟。2011年農村傳統救濟68.7萬人,比去年增長15.6%。
醫療救助。2011年全年累計救助城市居民2222萬人次,其中: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549.8萬人次,人均救助水平67.9元;民政部門直接救助城市居民672.2萬人次,人均醫療救助水平793.6元。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醫療救助資金67.6億元,比上年增長36.6%。
2011年全年累計救助貧困農村居民6297.1萬人次,其中:民政部門資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825.3萬人次,人均資助參合水平45.6元;民政部門直接救助農村居民1471.8萬人次,人均救助水平635.8元。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醫療救助資金120.0億元,比上年增長43.7%。
臨時救助。2011年臨時救助城市居民290.1萬人次、農村居民596.8萬人次。
5.防災減災。2011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4.3億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126人,緊急轉移安置939.4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3247.1萬公頃,其中絕收面積289.2萬公頃;倒塌房屋93.5萬間,損壞房屋331.1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3096.4億元。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救災應急響應33次,下撥救災資金86.4億元,調撥救災帳篷7萬頂、棉衣被83萬件(床)。全國共救助受災群眾7500多萬人次,幫助重建倒塌民房99.4萬間。
圖8 因災死亡(含失蹤)人口
表8 因災死亡(含失蹤)人口
單位:人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因災死亡(含失蹤)人口
|
2250
|
2475
|
3186
|
2325
|
88928
|
1528
|
7844
|
1126
|
注:2011年因災死亡(含失蹤)人口包含森林火災死亡人口。
6.慈善事業。
慈善捐贈。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3.4萬個(其中:慈善超市8802個)。全年各地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物495.0億元,其中:民政部門直接接收社會各界捐款96.6億元,捐贈物資折款4.8億元,各類社會組織接收捐款393.6億元。全年各地接收捐贈衣被2918.5萬件,其中:棉衣被1647.1萬件。間接接收其他部門轉入的社會捐款3.8億元,衣被588.4萬件,其中:棉衣被410.2萬件,捐贈物資折款2714.3萬元。全年有1459.7萬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全年有950.2萬人次在社會服務領域提供了9272.6萬小時的志愿服務。
圖9 民政部門接收的社會捐贈
表9 民政部門接收的社會捐贈
單位:億元、萬件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接收社會捐贈款
|
34.0
|
60.3
|
83.1
|
132.8
|
744.5
|
507.2
|
596.8
|
490.1
|
接收社會捐贈衣被
|
8957.2
|
10355.0
|
7123.6
|
8756.8
|
115816.3
|
12476.6
|
2750.2
|
2918.5
|
福利彩票。2011年中國福利彩票年銷售1278.0億元,比上年增加310.0億元,同比增長32.0%。全年籌集福彩公益金388.7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全年民政系統共支出彩票公益金127.9億元,比上年增加6.7億元;其中:資助用于撫恤4.8億元,退役安置0.4億元,社會福利61.4億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0.9億元,其他城市社會救濟2.7億元,自然災害0.8億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4億元,其他農村社會救濟2.4億元,醫療救助16.3億元。
7.優撫安置。截至2011年底,國家撫恤、補助各類重點優撫對象852.5萬人,比上年增長36.4%。其中:傷殘人員85.9萬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132.2萬人,在鄉復員軍人158.7萬人,60歲以上農村籍退伍軍人237.4萬人,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911人,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190人,紅軍失散人員29208人;烈士遺屬28.6萬人,因公犧牲、病故軍人遺屬13.6萬人。
圖10 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
表10 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
單位:萬人、億元、%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 |
462.0
|
460.3
|
462.6
|
622.4
|
633.2
|
630.7
|
625
|
852.5
|
撫恤事業費
|
104.1
|
143.6
|
178.8
|
210.8
|
253.6
|
310.3
|
362.7
|
428.3
|
撫恤事業費年增長率 |
18.4
|
37.9
|
24.5
|
17.9
|
20.3
|
22.4
|
16.9
|
18.1
|
2011年各級政府共批準烈士233人。2011年底,全國共有烈士紀念設施管理單位1227個;烈士紀念設施9900處,其中紀念館(陳列館)1143個,零散烈士紀念設施50699處。
全年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復員干部39.1萬人,比上年減少1.1%;其中退伍義務兵32.5萬人(其中:城鎮義務兵17.7萬人),轉業、復員士官6.5萬人,復員干部646人。全年共接收軍隊離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14530人,比上年增長8.0%。全國有軍休管理機構1960個,年末職工1.9萬人;軍供站(含軍轉站)327個,年末職工0.6萬人。
8.社區服務。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16.0萬個,社區服務設施覆蓋率23.6%;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4391個,比上年增加1671個,社區服務站56156個,比上年增加11919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9.0萬個,比上年減少0.6萬個。城鎮便民、利民服務網點45.3萬個。社區志愿服務組織15.9萬個。社區共吸納從業人員108.9萬人。
圖11 社區服務設施
表11 社區服務設施
單位:萬個、個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社區服務設施
|
20.6
|
20.3
|
12.5
|
12.9
|
13.5
|
14.7
|
15.3
|
16.0
|
社區服務中心
|
7804
|
8479
|
8565
|
9319
|
9873
|
10003
|
12720
|
14391
|
社區服務站
|
|
|
|
50116
|
30021
|
53170
|
44237
|
56156
|
便民、利民網點
|
70.4
|
66.5
|
45.8
|
89.3
|
74.9
|
69.3
|
53.9
|
45.3
|
三、成員組織和其他社會服務
(一)成員組織。
1.社會組織。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46.2萬個,比上年增長3.7%;吸納社會各類人員就業599.3萬人,比上年下降3.1%;形成固定資產1885.0億元,比上年增長1.1%;社會組織增加值為660.0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0.32%;接收社會捐贈393.6億元;全年共執法檢查社會組織1917起,其中取締非法社會組織21起,行政處罰1896起。
全國共有社會團體25.5萬個,比上年增長4.0%。其中:工商服務業類24894個,科技研究類19126個,教育類12491個,衛生類10776個,社會服務類33987個,文化類22472個,體育類13534個,生態環境類6999個,法律類3148個,宗教類4650個,農業及農村發展類52105個,職業及從業組織類17648個,國際及其他涉外組織類519個,其他32620個。全年共執法檢查社會團體890起,其中取締非法社會團體12起,行政處罰878起。
全國共有民辦非企業單位20.4萬個,比上年增長3.1%。其中:科技服務類10956個,生態環境類846個,教育類104894個,衛生類21573個,社會服務類31750個,文化類8827個,體育類7700個,商務服務類6897個,宗教類169個,國際及其他涉外組織類36個,其他10740個。全年共執法檢查民辦非企業1016起,其中取締非法民辦非企業9起,行政處罰1007起。
全國共有基金會2614個,比上年增加414個,增長18.8%,其中:公募基金會1218個,非公募基金會1370個,境外基金代表機構26個。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183個。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219.7億元。全年共行政處罰基金會11起。
圖12 社會組織
表12 社會組織
單位:萬個、個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社會團體
|
15.3
|
17.1
|
19.2
|
21.2
|
23
|
23.9
|
24.5
|
25.5
|
民辦非企業單位
|
13.5
|
14.8
|
16.1
|
17.4
|
18.2
|
19
|
19.8
|
20.4
|
基金會
|
892
|
975
|
1144
|
1340
|
1597
|
1843
|
2200
|
2614
|
2.自治組織。
2011年底,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共計67.9萬個,其中:村委會59.0萬個,降低0.8%,村民小組476.4萬個,村委會成員231.9萬人,比上年減少1.5萬人;居委會89480個,增長了2.8%,居民小組134.0萬個,比上年增加3.3萬個,居委會成員45.4萬人,比上年增長3.4%。全年共有35.8萬個村(居)委會完成選舉,參與選舉的村(居)民登記數為4.5億人,參與投票人數為3.6億人。
圖13 自治組織
表13 自治組織
單位:個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居委會
|
77884
|
79947
|
80717
|
82006
|
83413
|
84689
|
87057
|
89480
|
村委會
|
644166
|
629079
|
623669
|
612709
|
604285
|
599078
|
594658
|
589653
|
(二)其他社會服務。
1.婚姻服務。2011年全國共有婚姻登記機關9690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302.4萬對,比上年增長4.9%。其中:內地居民登記結婚1297.5萬對,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4.9萬對。粗結婚率為9.7‰,比上年上升0.4個千分點。2011年20-24歲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多,占36.6%。
2011年共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有287.4萬對,增長7.3%,粗離婚率為2.13‰,比上年增加0.13個千分點。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220.7萬對,法院辦理離婚66.7萬對。
圖14 粗結婚率和粗離婚率
表14 粗結婚率和粗離婚率
單位:‰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粗結婚率
|
6.65
|
6.30
|
7.19
|
7.50
|
8.27
|
9.10
|
9.30
|
9.67
|
粗離婚率
|
1.28
|
1.37
|
1.46
|
1.59
|
1.71
|
1.85
|
2
|
2.13
|
2.殯葬服務。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103個,比上年增加152個,其中殯儀館1745個,殯葬管理機構952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406個,比上年增加98個。殯儀服務機構職工共有7.5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5萬人。火化爐5209臺,火化遺體468.1萬具。火化率48.8%,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
圖15 火化遺體情況
表15 火化遺體情況
單位:萬具、%
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火化遺體數
|
436.9
|
450.2
|
430.2
|
442.1
|
453.4
|
454.2
|
474.1
|
468.1
|
火化率
|
52.5
|
53.0
|
48.2
|
48.4
|
48.5
|
48.2
|
49.0
|
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