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印發后,民政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認真落實要求,全面推進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著力解決廣大殘疾人遇到的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會同中國殘聯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有關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國家層面的兩項補貼政策銜接的基本原則,并細化了與養老、離休等全國性補貼的銜接辦法,使得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更具可操作性。目前,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制度、人群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兩項補貼制度已惠及1069.3萬生活困難殘疾人、1354.5萬重度殘疾人。
二是開展督查檢查。會同中國殘聯開展了2次專項督導、2次全面自查,對各地制度建設、補貼發放、提標擴面、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并及時向中央深改辦、國務院辦公廳呈報了報告。組織召開了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落實推進會,對發現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推動兩項補貼制度在各地全面落實。
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出臺《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平臺建設規范》,指導地方加強兩項補貼信息平臺建設。依托“金民工程”信息系統,民政部開發并上線了全國統一的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實現了與全國殘疾人口數據庫的實時共享,加強對補貼信息的實時監測、比對、歸納分析和動態管理,于2018年12月12日全國正式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全國平均每天有1萬多人登錄使用系統;國務院辦公廳的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已提供殘疾人兩項補貼“掌上查”與“掌上辦”功能,殘疾人拿出手機點一點,就可通過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寶小程序在線申請兩項補貼。
四是建立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會同財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導地方建立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長期照護需求相適應的補貼標準調整機制。文件印發后,湖南、云南、安徽、上海、重慶、廣東等地明確了補貼發放定期復核和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廣東補貼標準每年提高5%。福建、安徽、山東、廣東、廣西等地不同程度擴大補貼覆蓋對象范圍或提高補助標準,安徽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殘疾人兩項補貼,廣東、廣西將三、四級精神障礙患者納入護理補貼對象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