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西欽州市幫扶困難群眾主動精準溫暖

時間:2023-01-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2022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沙埠鎮居民梁少輝的女兒被確診白血病,治療費用非常高。因要照顧家庭,梁少輝無法外出工作,一家人生活很困難。村網格長和網格員在走訪中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協助申請辦理農村低保,并在次月將其納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緩解了梁少輝家的困難。

主動發現群眾困難并及時救助,是欽州市創新開展“黨建+社會救助”改革帶來的變化。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社會救助工作基層責任不明、力量不足、救助不精準等問題,欽州市在2022年開展了以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全面參與救助工作、提升基層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為重點的“黨建+社會救助”活動,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社會救助全領域、全過程,有效實現了主動救助、精準救助、溫暖救助,形成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三強化

從“獨自為戰”轉向“聯動推進”

主動發現群眾困難是欽州市開展“黨建+社會救助”活動的一個重點。該市從“三強化”入手,不僅進一步壓實了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還將社會救助責任明確落到每一個鎮級、村級網格長和網格員身上,激發了基層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熱情。

強化黨組織書記“領頭雁”作用。實行“書記抓、抓書記”機制,把社會救助列入黨委工作清單和網格管理。鎮(街道)黨委書記擔任包鎮(街道)網格長負總責,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包村(社區)網格長。鎮、村(社區)書記帶頭抓實抓細社會救助,引領黨員全身心投入到社會救助工作中。

強化黨組織對社會救助的考核管理。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鎮(街道)黨建履職和績效工作“雙考核”體系,列入鎮(街道)黨委、村(社區)黨組織兩級重點工作任務,列入村(社區)黨的建設考核評價體系,作為村(社區)黨組織年度述職重要內容,并把社會救助事項納入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清單。

強化黨組織對社會救助的監管作用。建立社會救助工作“周匯報制度”,將黨建和廉潔工作關口前移,主動、常態監督網格長、網格救助協理員履職情況,每周向鎮(街道)黨(工)委匯報工作履職、動態監測情況。實行鎮(街道)黨(工)委“月會審制度”,由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每月召開鎮(街道)黨(工)委擴大會議,對申請社會救助對象和在享對象動態管理進行會審。

欽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強化”的實施有效解決了基層人少事多的難題。各鎮(街道)、村(社區)干部主動深入群眾,開展救助服務,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全市開展“黨員大走訪”8.53萬人次,收集動態救助反映問題9.25萬個,梳理形成“事實問題”6200個,基本實現在網格內予以解決。

雙增強

從“主動發現”到“精準救助”

家住欽北區平吉鎮的廖志英的丈夫突患惡性腫瘤,住院治療后個人自付費用數萬元,子女又正在讀書,整個家庭基本沒有了收入。當地民政部門通過與醫保、教育等部門數據比對,對其家庭情況進行預警,并向包村網格員推送了信息。網格員主動上門協助廖志英申請了低保和臨時救助,緩解了一家人的生活難題。

在實施“黨建+社會救助”活動中,欽州市通過增強基層黨組織社會救助經辦力量、增強部門黨組織聯動共享力量的“雙增強”,有效實現了主動發現、精準救助。

增強基層黨組織社會救助經辦力量,強化線下網格化管理。目前,全市共劃分有8300個網格單元,實現了全覆蓋,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全部參與到網格社會救助工作中,全市基層社會救助人員由1300多人增加到2.35萬人。同時,強化網格中黨員的作用,由黨員帶頭開展“大走訪”,定期在村(社區)開設救助申辦服務點,主動為留守老人、殘疾人等代辦社會救助申請等業務,形成主動發現和主動救助機制。

增強部門黨組織聯動共享力量,優化線上信息化管理。發揮黨組織統籌整合能力,共享部門信息數據成果。鎮(街道)黨(工)委組織本級負責鄉村振興、教育、醫保、民政、殘聯等工作的部門定期比對分析業務信息,鎖定疑似救助對象名單,交轉線下走訪核查,實施精準救助。村(社區)設立由黨員擔任的社會救助協理員,開通社會救助協理員管理賬號代辦功能,協助開展在享救助對象定期核查、上報家庭動態信息,為行動不便、邊遠困難家庭上門辦理社會救助等。在“欽點即到”小程序隨手拍模塊中增加社會救助自助申請功能,黨員、網格員、社工和群眾日常發現應救助對象,可使用小程序快速報告,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通過“網格覆蓋”“雙線聯動”“幫辦代辦”等,欽州市社會救助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有效杜絕了錯保、漏保等現象。2022年,全市預警信息排查和定期入戶核查42.13萬人次,新納入低保、特困2.35萬人,實施臨時救助1.52萬人次,動態調整退出3.06萬人。

三服務

群眾辦事“零跑腿、零距離”

通過強化“一卡連萬家”黨群服務、黨員結對幫扶服務、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救助服務,欽州市努力讓群眾辦理社會救助事宜更及時、更方便。

強化“一卡連萬家”黨群服務。公布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鎮長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手機號碼,發放“黨群聯系卡”和服務清單,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對申請救助不符合條件、在享動態調整退出的群眾發出告知書,實行書面告知和面對面解釋;執行回訪制度,持續關注退出的群眾,爭取群眾理解、支持和配合,達到“納入高興、退出也愉快”的目標。

強化黨員結對幫扶服務。推行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制度,每個特殊困難家庭至少有1名黨員結對幫扶,定期上門入戶開展探訪,落實24小時跟蹤聯絡機制,并根據群眾需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確保民政政策落實到位。

強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救助服務。通過開展“黨建引領·千社助航”行動,挖掘社會慈善資源,培育志愿服務團隊,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在社會救助中的輔助、補充、拓展作用;依托社會工作服務站設立黨員示范崗,以“黨員+社工”入戶核查模式,提高核查速度和效率;通過“黨員+社工+志愿服務”,開展為困難群眾送政策、送溫暖上門活動。

欽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創新“黨建+社會救助”工作機制,壓實了各級的工作責任,確保群眾隨時可以找到人辦事;通過強化政策宣傳,推動社會救助全過程公開公示,確保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通過簡化優化辦事流程,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腿”、服務群眾“零距離”。

“黨建+社會救助”的實施,使欽州市的社會救助工作更加及時、方便、精準,讓群眾在得到及時幫扶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了社會救助的公平與溫暖。2022年,欽州市對退(停)保群眾的告知、回訪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9.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