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停車收費標準誰來制定?樓道雜物誰來清理?小區寵物放養誰來管?這些日常小事與群眾密切相關,也是基層社區治理中的熱點、難點。近年來,廣東省東莞市深入推進城鄉社區民主議事協商,以協商凝聚共識,致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榕樹下聊天”讓老人吃上熱乎飯
望牛墩鎮官洲村是全國村級議事協商試點單位,村里探索搭建的“板凳夜話”“湖畔學堂”“長者飯堂”“榕樹下聊天”4個民主議事協商平臺,把村務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基層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都納入民主協商內容,架起了服務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2022年年初,官洲村“兩委”干部在開展走訪時發現,不少村里老人存在“吃飯難”問題,尤其是空巢、獨居老人,更是為一頓熱乎飯發愁。如何解決老人們面臨的難題?村“兩委”干部借著老年人喜歡午后在村里榕樹小廣場閑聊的習慣,組織開展了“榕樹下聊天”,和老人們一起坐在樹蔭下,共同協商如何建設長者飯堂。
在幾次“榕樹下聊天”中,老人們紛紛發表對建設長者飯堂的意見和建議,并共同商定了長者飯堂的菜式、價格、供應方式等。村里吸納老人建議后,制訂《官洲村長者飯堂實施方案》。2022年7月,官洲村長者飯堂正式建成投入使用,36名80歲以上老人高興地吃上了味美價廉的熱飯菜。
無事亭中聚,有事亭中議
沙田鎮稔洲村位于東莞市西南部,戶籍人口2700多人,外來人口約3萬人。流動人口的增多,給基層治理帶來較大壓力。
2022年,稔洲村依托“民生大莞家”項目打造了包括“村民議事亭”、兒童樂園、健身綠道、足球場等工程在內的“民生服務一條街”。其中,“村民議事亭”投入使用后,成為村民談心議事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每到周末,村“兩委”干部、黨員都會到議事亭坐坐,從群眾身邊的“油鹽醬醋”到發展集體經濟,在閑話中聽取意見,商討對策。“無事亭中聚,有事亭中議”已成為村里的共識。截至目前,通過“亭中議”,稔洲村已解決了村里的校車購置、農田魚塘出租、籃球場升級改造等事宜,并逐步形成鄉村治理共謀劃、服務提升同出力的局面。
“社區規劃師”讓老舊院落換新顏
石龍鎮中山東社區位于東莞市北部,是與周邊地區物資交流的重要集散地。轄區內舊樓舊房院落交錯、居民密集、公共活動空間嚴重不足。為解決這些問題,社區邀請居民組建起“社區規劃師”隊伍,共同設計規劃綠色低碳生活的“微空間”。
中山東社區建新街是條老街,由于長年缺乏管護,雜草叢生,夏天蚊蟲肆虐,居民飽受困擾。2022年,社區邀請家住在附近的30名街坊組成“社區規劃師”隊伍,多次到現場查看測量,商討老街修整綠化方案。最終,確定將一處空地打造成融居民休憩、健身、娛樂等多元服務于一體的“微空間”,并命名為“悅鄰小公園”,不僅有效解決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休閑需求,也探索出協商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
匯聚民智服務民生
霄邊社區位于長安鎮東部,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6萬人。近年來,霄邊社區聚焦群眾訴求,積極引導居民參與議事協商,共同解決身邊的急事難事。
2022年8月,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因社區內缺乏公共充電樁,群眾只能將電動車開回家中充電,存在較大風險隱患。收集到居民的需求后,社區邀請居民代表、駐社區人大代表、老黨員等進行民主協商,就充電樁選址、供應商選擇、雨棚配備、收費價格等進行討論,最終一致同意在目前需求最迫切的小區先行試點建成24個充電樁,消除了居民身邊的安全隱患。
東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推進議事協商過程中,東莞市還以實施“民主大莞家”品牌項目為契機,通過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廣泛征集和實施“民生微實事”,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小急難”問題。目前,經過議事協商,全市累計收集辦理“民生微實事”2700余件,既有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的項目,也有改造農村人居環境“小角落”的項目,還有關注不同群體日常生活需求的公益服務項目。“所有項目都是由社區居民協商而來,并通過協商方式確認實施步驟、受益人群、經費預算和來源、采購方式。”該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推進議事協商工作,東莞市近期還出臺并施行了《東莞市城鄉社區協商工作規范》地方標準,對城鄉社區協商的事項、主體、平臺、形式、程序及成果運用、保障等作出指引。“這使得全市597個村(社區)的議事協商工作全流程都有標準可依、有指引可循,規范、有序、高效的民主協商之花在東莞開得更盛、更艷。”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