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山東省淄博市緊盯群眾需求 推進社會救助提質增效

時間:2023-01-0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昕 通訊員 楊燕華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將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列為市委、市政府“雙一號工程”,利用“淄助你”救助服務平臺,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精準掌握困難群眾需求,著力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

“望”群眾之需,制定服務清單

為解決失能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護服務內容單一的問題,淄博市大力推行清單化服務。根據服務對象失能等級和實際需要,設計助購、助餐、助醫、助潔、助行等十余項救助服務清單,確定服務標準和服務時長,精準靶向提供救助服務。與此同時,加強分類指導,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健康體檢、入戶巡診、靜脈注射等家庭醫療服務,為一般對象提供家電維修、愛心理發、心理慰藉、住院陪護等基礎服務。市民政局還根據困難群眾需求設立特殊困難家庭失能人員救助服務項目,通過“物質+服務”方式為這部分人員送去精準貼心的關愛。2021年,全市累計為1.5萬名困難群眾提供救助服務765萬小時,人均接受照護服務510個小時,困難群眾的生活質量、精神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聞”求助之聲,回應群眾訴求

為有效打通政策觸達“最后一米”,淄博市民政局一方面編印《社會救助工作指南》發放給基層民政工作人員,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編印《社會救助對象服務手冊》發放給群眾,提升人們對社會救助政策的知曉率。

為解決救助對象認定難的問題,淄博市民政局在深入調研后出臺文件,將救助對象確定為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人員等6類,并以批量摸排、數據比對、主動發現等方式認定救助對象1.53萬人。

“問”破題之策,紓解群眾之憂

淄博市認真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總體規劃和組織實施,進一步健全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困難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不斷加大“黨建+救助”推進力度,探索“物質+服務”救助模式。

市民政局繪制“關愛地圖”,通過大數據判斷服務人群、服務地域和服務等級,給出個性化解決方案,為困難群眾提供智慧化、精準化服務。依托全市困難群眾救助管理系統,為每個救助對象配備視頻監測設備,開通語音呼叫和生命探測功能,遇緊急情況及時響應。全面推廣“以困助困”經驗做法,全市先后聘用4000余名農村留守人員參與困難群眾關愛服務,實現了從政府單向幫扶到群眾互利共贏的轉變。

“切”問題之源,提升群眾滿意度

淄博市慈善總會設立“淄助你”救助基金,將每年“慈心一日捐”募集資金的30%注入專用賬戶,并鏈接愛心企業定向捐贈,為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該市還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認真抓好問題整改,確保救助陽光、透明。

此外,淄博市民政局每年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市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實地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導整改,提出合理建議,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