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失聯15年后,他踏上溫暖歸途

時間:2023-02-0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1月30日,正月初九。下午2點多,來自河南省鄭州市的婁女士終于找到了走失15年的兒子小曹。“你這些年去哪里了?怎么一直沒和家里聯系?”摟著小曹的胳膊,婁女士再也不想放手,她失聲痛哭,“這些年,媽媽每一天都在想你,終于找到你了……”

望著許久未見的親人,原本內向的小曹也露出了笑容,慢慢地敞開了心扉。當天,他就和母親、姑姑手挽著手踏上了北京開往鄭州的火車。

這溫馨而讓人動容的一幕,發生在北京市順義區救助管理站。1月18日至30日,京豫兩地民政、公安部門通力合作,僅用13天就為小曹找到了親人,幫他回到了闊別15年的故鄉。27歲的小曹這些年都經歷了什么?又是如何被發現和救助的?

救助——

被發現時,衣著單薄的他在撿拾垃圾

1月30日中午時分,剛剛吃過午餐的小曹回到了自己在救助管理站內居住的房間,一會兒坐著、一會兒躺著、一會兒站著……稍顯不安。

順義區救助管理站站長雒星博看出了小曹的心事,趕忙上前進行安撫。“我媽怎么還沒到呢?”小曹問。“別著急,你母親的火車下午1點40分左右到北京西站,四五十分鐘就能到站里,馬上就能見到了。”雒星博拍著小曹的肩膀說。

雒星博告訴記者,小曹是1月18日由熱心群眾在順義區某村的一個養殖地附近發現的。那一天,天氣十分寒冷。小曹穿著一件單衣,在垃圾桶內撿拾垃圾。看見他可憐的樣子,熱心群眾從家里找來了一件黑白格子的棉衣以及圍巾、手套,并幫忙撥打了公安部門的電話。

在對小曹進行問詢談話時,民警發現他精神正常,但言語不清,無法準確說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初步判定他為輕度智力低下人員,最后,民警護送小曹到了順義區救助管理站。

來到救助管理站后,小曹瞪著眼睛左看看、右瞧瞧,眼神中透露著警惕和不安,但也有幾分好奇。工作人員將他安頓好后,幫他刮胡子、洗熱水澡,更是把他的衣服從里到外換了一套……那一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七。小曹吃了一頓熱乎乎的晚飯后,就早早地躺下了。這么多年來,他已經很久沒有在溫暖的床上睡過一夜安穩覺了。

轉變——

大年三十,他開心地唱起了歌

一問三不知,十喊九不應。剛來救助管理站時,小曹這樣“悶葫蘆”般的內向性格著實讓工作人員犯了難。

但雒星博并不想放棄,“如果不能幫小曹找到親人,他可能就要轉入長期托養機構了。小曹還很年輕,只有二十多歲,自己也有在社會謀生的能力,如果能夠幫助他與家人團聚,他今后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雒星博感慨道。

為此,雒星博一有時間就去找小曹聊天,詢問小曹睡得好不好、吃得香不香。沒事就拉上小曹一起到救助管理站的大院內散步遛彎,幫他回憶小時候的經歷和這幾年的生活……試圖從中挖掘更多關于小曹身份的有用信息,并耐心地加以開導。

慢慢地,小曹變了,不僅愿意開口說話了,臉上還經常掛著燦爛的笑容,跟工作人員的交流也漸漸多了起來。將碎片的信息拼湊起來后,大家大概了解了他的身世——父親早亡,母親改嫁,12歲時因和家里鬧矛盾,帶著500元離家出走。

轉眼間,除夕到了。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邀請小曹一起包餃子、過大年。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餐桌后,和大家圍坐在桌前的小曹情緒很是激動,借著手機里的音樂伴奏,唱了一首《感恩的心》,向工作人員表達了感激之情。

契機——

不懈努力,終于獲得他的身份信息

十幾天來,為小曹尋親的工作從未停止。大家先是根據他的外貌特征,在網上發布了尋親公告。后又根據他口述的人名、地名等信息進行仔細核查,但都查詢無果。雒星博等工作人員經常去安慰小曹,告訴他安心在救助管理站居住,一定會幫他找到家人。

轉機,源于一張白紙。這一天,雒星博再次嘗試著幫助小曹回憶自己的身份信息,拿出一張白紙,鼓勵小曹寫下自己能想到的親人。沒想到,小曹真的一筆一畫地寫出了自己父親、母親、姑姑、奶奶、堂妹的名字,甚至還回憶起了自己學校的信息。

拿著這些線索,工作人員一刻也不敢耽擱,有的聯系河南省駐京辦,有的聯系河南省救助管理事務中心,有的聯系鄭州市救助管理站,有的聯系鄭州市公安局。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鄭州市公安部門的幫助下,順義區救助管理站終于在1月29日晚上聯系到了小曹的姑姑,繼而又聯系到了他的母親。

當聽到走失十余年的兒子被順義區救助管理站救助時,小曹的母親情緒激動,哭得聲音都沙啞了。雖然與兒子15年未見,但她在視頻通話時一下就認出了自己的孩子。“孩兒啊,你怎么這么長時間不和家里聯系啊,媽每天都在想你……明天媽就乘坐最早的火車過去接你!”

掛斷電話后,一向情緒沒有太大波動的小曹,終于放下了所有的戒備,失聲痛哭起來。

團圓——

15年了,他終于回故鄉了

1月30日下午,鄭州市公安部門的警車載著小曹的母親緩緩駛入順義區救助管理站。剛一下車,小曹的母親就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淚,四處找尋著孩子的身影。得知小曹正在自己居住的房間內等候,她又緊跟著工作人員的引導前去認親。

她告訴記者,得知找到孩子后,自己全身都是軟的,一夜沒睡著。她至今仍能記得15年前的那個夏天,小曹穿著一條半腿褲、一雙拖鞋,拿著500元錢說要出去玩兒。沒想到,這一“玩”就是15年。“這些年,我們到處找他都沒有找到,我只能每天拿著他的小學畢業照哭……”

救助室內,小曹和母親終于相認了。母親抱著小曹的胳膊,哭訴著15年來的思念。小曹雖不太愛言語,但也慢慢放松下來,還跟工作人員介紹起了自己的親人。團圓的日子陽光明媚,重聚的溫暖驅散了冬日的嚴寒。母子倆依偎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

經仔細核實后,順義區救助管理站和婁女士進行了交接,并協調公安部門護送二人上火車,當即返鄉。

就這樣,外出走失15年的小曹,終于與家人團聚。臨離站時,小曹隔著車窗,笑著與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揮手再見。望著他們離去的身影,工作人員久久佇立。

“作為社會服務機構,我們傾盡全力給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的人提供溫馨的服務,希望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愛。但我們最愿意看到的還是這樣一個個團圓的場面,每一次團圓都是一個家的希望。”雒星博激動地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