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李國全
隨著強冷空氣入侵,廣東省廣州市遭遇持續低溫冰凍天氣,全市及時啟動社工服務站應急響應機制,開通200余條“紅棉守護”熱線,24小時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截至目前,廣州市社工通過電話訪問應急排查3.65萬戶、上門走訪8800余戶。其中,排查低保低收入家庭1.1萬戶、獨居孤寡老人1.2萬戶、特殊困難家庭3100余戶、困境兒童家庭6200余戶;開展關心關愛活動596場,發動1.4萬余名志愿者參與防寒應急服務,鏈接棉被、棉衣等防寒物資5700余件。
“拉網式”排查慰問
在廣州市民政部門的統一部署下,寒潮期間,全市200余個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均開通“紅棉守護”熱線,并確保24小時暢通,以便及時、快速、高效地提供線上線下支援。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協助鎮(街道)落實服務對象基本生活保障,電訪或探訪一、二類服務對象,確保情況掌握全覆蓋。
天河區獵德街道“雙百工程”社工站在寒冷天氣來臨前,主動了解社區特殊困難群眾服務需求,對需要緊急介入服務的特殊困難群眾,聯動街道相關部門和居委會開展入戶支援。番禺區大石街道“雙百工程”社工站針對在冊的165名兜底保障對象和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給予重點關愛?!斑@兩天,我們正在密集探訪孤寡老人,提醒他們做好防寒保暖。如發現老人御寒物資不足,將及時派發相關生活物資?!贝笫值馈半p百工程”社工站負責人羅小娟說。
“這幾天降溫了,衣服要多穿一點”“下雨天地滑,出門要注意腳下”……黃埔區文沖街道“雙百工程”社工在各社區微信服務群發布寒潮預警,溫馨提醒居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寒防凍防風;開通“紅棉守護”熱線,為社區居民提供應急救助服務咨詢,并電話提醒轄區低保、特困、孤寡獨居老人、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備足防寒物資,注意用電用火安全。
“點單式”配送溫暖
近日,南沙區黃閣鎮居民成叔向鎮“雙百工程”社工站贈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盡職盡責系百姓,為民排憂顯真情”,以此感謝社工的關心與幫助。
此次強冷空氣來臨前,黃閣鎮的社工就通過“紅棉守護”熱線對轄區內兜底服務對象開展了電話訪問,了解御寒物資短缺情況,并及時為他們鏈接資源。成叔是一位孤寡獨居老人,身體也不太好。社工在電話訪問中了解到他缺少防寒物資后,及時將棉被、棉衣等送到他家。收到物資的成叔說:“感謝你們每個月都來看我,還送來各種物資,這下再也不擔心被凍著了。”
廣州市通過鏈接愛心資源等方式,盡力滿足特殊困難群眾的“點單式”需求。
“喂,是社工嗎?現在好冷,我想申請一床棉被,可以嗎?”家住海珠區濱江街道的李先生是低保獨居人員,家中生活比較困難。最近天氣變冷,缺少御寒物資的他向街道社工站“紅棉熱線”致電,希望能通過“微心愿”申請到棉被等物資。了解到他的需求后,社工立即行動起來,根據事先收集到的衣服尺寸信息,利用社區慈善基金,當天便購買到合適的御寒物資送給李先生,幫助他溫暖過冬。
“牽手式”賦能互助
廣州市還充分發揮志愿者、愛心人士的作用,共同守護困難群眾安全。
黃埔區黃埔街道“雙百工程”社工站組織居民志愿者、黨員志愿者通過電話訪問、入戶探訪等方式,慰問轄區困難群眾,特別是低保低收入家庭、孤寡獨居老人、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等,提醒他們做好防寒保暖準備,注意用電用火用氣安全。截至目前,黃埔街道“雙百工程”社工站以“社工+志愿者”的形式,服務特殊困難群眾203人次。
近日,越秀區東山街道“雙百工程”社工站接到居民趙先生的求助信息,稱其剛從外地來穗打工,還沒找到工作就遇到突然來襲的寒潮,沒有準備棉被、毛衣等御寒物資。社工接到求助后立即多方聯系、鏈接物資,很快將收集到的棉被、大衣、毛衣等送到趙先生手中。
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遇到極端天氣時,“紅棉守護”熱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及時為有需要的群眾送去了溫暖與關懷,保障了群眾的生活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