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周阿姨介紹健康科普年畫。
文/圖 本報記者 柳 旭
1月17日下午,沐浴著冬日暖陽,北京市區的氣溫爬升至零攝氏度以上。在東城區東華門街道縱橫交錯的胡同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北京市思誠社區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戴著紅色口罩、拎著紅色手提袋快步前行。
在智德社區一個大雜院門口,北京市思誠社區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萌停下來,朝院里喊了一聲:“周阿姨!”“來啦!來啦!”伴隨著回答聲,社區居民周阿姨從朱紅色的門里探出身來,招呼李萌等人進屋。
走進周阿姨的家,面積雖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凈利落。屋內的溫度很舒服,煤改電的暖氣上放著一口小鍋,用來蒸發水分增加濕度。她告訴記者,自己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孩子搬出去后,平時家里就只有她和老伴兒。
據李萌介紹,周阿姨退休前是朝陽區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退休后在社區黨組織的號召下積極投身志愿服務,還在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以讀書為主題的社區社會組織。
“我沒事就愛寫點東西。”周阿姨指著電腦說。“阿姨的文筆特別好,經常寫一些社區故事和詩歌,還組織社區居民辦朗誦會。”李萌補充說。
在周阿姨看來,社區居民能夠聚在一起開展活動是件特別好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的眼界開闊了、聯系緊密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了,不再只是每天盯著家里的柴米油鹽,對社區公共事務也更加關注了。
“今天過來主要是看看您,給您拜個年,祝您兔年大吉。”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行業發展負責人申志民從紅色手提袋中取出福字和春聯遞給周阿姨。隨后,他又掏出一沓印刷精美的年畫,“這是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國醫院協會專門為社區老年人制作的健康科普年畫,上面印有非遺傳承人的作品以及與健康相關的溫馨提示,既有裝飾性,又具實用性。”
當天,包括周阿姨在內,東華門街道下轄10個社區的150位高齡、獨居和殘障老年人都收到了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送出的新春愛心包。除了福字、春聯和年畫,愛心包內還有N95口罩、電子體溫計、酒精濕巾、消毒凝膠等物品。
記者了解到,此次新春愛心包發放活動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多家社會組織共同開展,發放對象為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20個城鄉社區的4000位困難老年人。這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在“愛豆銀齡關懷”五社聯動為老項目基礎上,針對困難老年人“不舍得買”“不舍得用”個人防護用品等現象開展的主題活動,旨在讓老人們的春節過得更安心、更暖心。同時,活動還希望通過集中發放和上門慰問,促進社區工作者、志愿者與困難老年人建立緊密聯系,為推進“愛豆銀齡關懷”五社聯動為老項目夯實基礎。
“現在吃穿都不愁,就是年紀大了身體不行,像換煤氣罐這樣的體力活自己弄不了,要是有這方面的上門為老服務就好了。另外,兒女不在身邊,真要有個急事,還是希望能有人搭把手。”臨別前,周阿姨說出了她的新年愿望。
“這是不少老年人面臨的問題。為此,我們不僅組織了300多名黨員代表及員工為老人們送上愛心包,還結合新春走訪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姚瑤表示,基金會未來將在民政部指導下,持續以五社聯動為方向,聯合中國社工學會,發揮平臺優勢,匯聚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更多公益資源,向社區老年人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