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李國全
鼓勵社會組織為會員企業減免、緩繳收費;圍繞人才、技術、資源、項目等領域,拓展社會組織交流大會頻次、內容,不斷提升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建立項目推介制度,將與助力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社會組織實施的項目分批公布……
近期,廣東省廣州市鼓勵動員社會組織多方發力,通過搭建平臺、釋放行業新動能等舉措,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復工復產。
六項舉措打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組合拳”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近期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推出六項措施,持續引導鼓勵社會組織積極發揮作用助力復工復產。
黨建引領強化行動。通過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開展宣傳宣講進社會組織、進社會組織黨建示范基地、進社會組織會員單位(企業)等活動,發揮黨建串聯產業鏈、做強業務鏈、賦能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等作用。
深化為企業減負行動。落實《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負面清單》,持續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領域亂收費清理整治,鼓勵有能力、有擔當的社會組織為會員企業減免、緩繳收費;鼓勵有條件的社會組織為會員企業搭建集中采購服務、設施設備的平臺。
持續開展公益創投行動。深入開展第九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推動提升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能力;啟動第十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鼓勵廣大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不斷激發社會組織創新活力。
搭建平臺促進行動。圍繞人才、技術、資源、項目等領域,拓展社會組織交流大會內容,撬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不斷提升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持續深化“走百家訪千社”“互學互評互促”活動,促進跨行業、跨領域之間的互動交流。
實施項目推介精準行動。加強與職能部門聯系,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為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建立社會組織推介制度,聚焦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復工復產所需支持的領域、行業,有針對性地推介相關社會組織與其對接。
疫情防控優化行動。制定社會組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指導社會組織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打通消費與市場的“中間通道”
為打通消費與市場的“中間通道”,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近日啟動“社聯萬家 社助消費”2023年助力消費升級專項行動,充分發揮聯合會會員中行業協會、商會等工商經濟類社會組織占比高、覆蓋面廣的優勢,在定制消費、數字消費、平臺經濟等新消費場景中,發揮社會組織橋梁作用,滿足群眾從衣、食、住、行到養老、育兒、教育、家政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廣州市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允介紹,該協會今年將實施跨界營銷、展會推介等活動,并計劃在今年3月舉辦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協會鼓勵各企業繼續用好展會平臺、獲取市場訂單、保持企業穩定發展,并將面向社會發布消費白名單和消費優惠券。”廣州地區旅游景區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各大文旅景區將以慶新年迎新春為主題開展特色活動,并推出惠民套餐。
貨物流通是消費市場的基本保障。廣州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趙遠東介紹,近日協會向全市郵政快遞企業發出倡議,一方面引導企業職工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開展互助支援行動,全力保障民生物資配送;另一方面將聯動各大快遞企業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快遞網絡平穩運行,做到物流配送“應收盡收”。
發揮專業優勢 提供精準服務
促進就業是增強消費信心和提升消費能力的保障。近年來,圍繞促就業穩經濟大局,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了廣州市社會組織“暖業援企”專業服務團,聯合廣州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廣州金融業協會等樞紐型社會組織為行業企業提供人員招聘、免費咨詢、培養人才、促進就業等服務,幫助重點企業解決招工難等問題。2023年,廣州專業社會組織將加大力度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行業服務。
廣州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協會將組織300余家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會員單位履行社會責任,落實就業優先戰略,舉辦線上線下公益招聘活動以及用工企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供需對接會,幫助重點企業解決招工難;整合各類平臺資源,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專業、精準、高效服務,并加強與第三方職業技能等級鑒定機構合作,聯動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開展專業培訓,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從業水平。“2023年,協會將聚焦社會熱點舉辦高質量發展峰會,共同探討行業前沿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創新管理模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該負責人介紹。
廣州金融業協會副秘書長宋思琪表示,為加大對廣州金融系統企業的服務支持,精準助企紓困,協會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基層、直達企業。具體而言,聚焦制造業、外資外貿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提供專項金融產品和融資支持;聚焦鄉村振興和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優質金融服務,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助企紓困措施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據介紹,自2020年以來,在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聯動各類社會組織,通過“云招聘”等形式搭建勞動力供需對接平臺。廣州市社會組織“暖業援企”行動服務民營企業6000余家,解答咨詢1萬余條,并通過召開“暖社”“暖企”等專場社會組織新聞發布會,廣泛宣傳社會組織領域復工復產復市的行動與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