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規劃財務司司長 馮亞平
黨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必將以“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而載入史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通過學習,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切實增強以貫徹會議精神為動力、推動做好民政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強調“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些重要論述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提供了指引,是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根本遵循。下面圍繞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匯報初步的學習體會。
一、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質量互變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規模、速度、范圍等是“量”的規定性,動力結構、比較優勢、分配格局等是“質”的規定性。靜態地看,量的合理增長是質的有效提升的重要內容,質的有效提升是量的合理增長的邏輯結果。動態地看,量的合理增長保障質持續穩定、發揮效力,為質的有效提升提供積累和支撐;質的有效提升支持量優化結構、有序發展,為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方向和動能。經濟社會發展是“量”和“質”辯證統一、螺旋上升的過程,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轉向質的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斷和戰略部署。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2019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的目標要求。黨的二十大更加突出發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將“質的穩步提升”調整為“質的有效提升”;更加強調量的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首次將“量的合理增長”寫入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二十大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認識的不斷深化,必將對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正確把握民政事業發展中的“質”“量”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部門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更好”二字既包含質的有效提升,也必然要求量的合理增長。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推進民政工作質的有效提升。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歸根到底,評價發展質量的標準,在于是否服務于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能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尤其應該以人民性作為檢驗發展質量的標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盯民生保障短板弱項,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扎實推動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基層社會治理越發生動多元、基本社會服務實現均等可及,促進服務對象生活品質有效提升。
二是錨定共同富裕,推進民政事業量的合理增長。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本質要求。民政工作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民政資金盤子、設施數量、服務范圍、保障水平等量的合理增長,是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在經濟發展高速增長階段,民政事業也經歷了量的快速發展。以2021年和2011年數據作為對比,2021年年底全國人均民政事業費支出340.6元,相比2011年增長約42%,每萬人擁有民政服務機構和設施數達到6.2個,相比2011年增長約4.6倍,各類保障標準普遍提高,服務范圍持續擴大,發展質量大幅提升。當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社會撫養負擔加重,失能照料、殘疾康復、兒童關愛等問題更加突出,社會對民政服務量上的需求顯著增加,要求我們堅持共同富裕的政策導向,在現有保障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三是堅持穩中求進,防范化解風險。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嚴峻,推動民政事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穩扎穩打、穩中求進。要著眼于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加強政策集成和資源協同,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確保質的提升精準有效滿足群眾需要;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地方財力條件,制定切實可行的指標計劃,不作過高承諾,不搞“一刀切”“齊步走”,確保量的增長科學合理可持續。
三、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當前民政規劃財務工作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總書記強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規劃財務司將按照部黨組工作安排,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成做好規劃財務工作的動力和舉措。
一是精心謀劃今后五年規劃財務工作。認真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民政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結合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研究新發展階段民政規劃財務工作的職能定位,把二十大報告描繪的宏偉藍圖細化為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積極爭取資金、統籌各種資源、加快項目建設、規范財務管理,充分發揮規劃財務工作在確保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保障和支撐作用,促進民政事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二是高標準實現全年任務圓滿收官。對照年度部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和部工作要點,認真梳理分析完成情況,持續推動中央巡視和審計整改任務的落實,建立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強化《“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監測評估,壓實地方責任,確保規劃期內各項發展指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順利實現;按照中央關于擴內需、穩經濟和過“緊日子”的要求,加強預算、項目、資產管理;堅持力度不減,加強調度,促進援藏援疆、定點幫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規劃財務工作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