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的精準性、科學性、規范性,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就《意見》起草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中國社會報》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隨著政策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出現政策宣傳有待強化、政策銜接有待明確、精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2021年,民政部牽頭制定《民政部 財政部 中國殘聯關于進一步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民發〔2021〕70號),對加強主動服務、建立動態復核等精準管理機制提出要求。為貫徹落實國發〔2015〕52號、民發〔2021〕70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幫扶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要求,指導各地提升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水平,使有限的補貼資金更公平、更有效地惠及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群體,民政部會同財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意見》,從加強政策宣傳、落實完善政策銜接規定、強化數據比對和動態復核機制、加強補貼發放資金監管、推動補貼檔案規范化管理、提升保障能力、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等方面,對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問:《意見》在加強政策宣傳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加強政策宣傳是提升政策知曉率,實現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應享盡享的重要舉措。為解決殘疾人或監護人不知曉政策而未提出申請問題,《意見》要求加強政策宣傳講解,通過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為新納入低保、新辦證殘疾人發送提醒信息,并保留主動提醒記錄?!兑庖姟烦浞肿鹬貧埣踩说膫€人意愿,明確以需求為導向,堅持自愿申領原則,對已開展宣傳但殘疾人或監護人并未提出補貼申請的,視為自愿放棄,不得強制納入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范圍。《意見》還考慮殘疾人放棄之后再次提出申請的情況,要求及時予以受理,但補貼資金從當月計發,不予補發。
問:《意見》在落實政策銜接規定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政策銜接是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的政策創新,也是各地貫徹落實政策的難點。為強化落實國發〔2015〕52號、民發〔2021〕70號文件有關政策銜接要求,《意見》提出從嚴把握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銜接要求,但原則上不允許地方隨意新增政策銜接規定,要求已經出臺一些細化政策銜接要求的地方,與國務院規定不一致的要及時糾正。(下轉2版)(上接1版)《意見》按照政策一致性原則,進一步明確了幾項具體政策銜接要求:一是明確既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人護理補貼條件的殘疾老年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護理補貼。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條件的殘疾老年人可以疊加享受。二是落實國務院意見精神,明確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同時,將制定機構集中養育孤兒的護理補貼發放形式和使用辦法權限下放到省級民政部門及相關部門。三是針對部分殘疾人證有效期滿之后重新辦理殘疾人證,但提出補貼申請間隔時間較長的問題,《意見》將“從新殘疾人證發放當月計發”重新明確為“申請之月起計發”。四是《意見》重申并落實國發〔2015〕52號文件關于“申報復核制度”,以及民發〔2021〕70號文件關于“通過發放告知書的形式進行政策宣傳”等要求,提出細化告知承諾制的要求,并首次制定了告知承諾書的樣本,供各地參考。
問:《意見》在補貼動態復核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國發〔2015〕52號文件明確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應遵循“應享盡享、應退盡退”原則,《意見》明確了各級民政部門關于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復核機制的要求,明確了復核內容、頻次及復核結果等內容。一是明確縣級民政部門和縣級殘聯建立每月一次的常態化復核機制,并提出民政部門負責復核殘疾人退出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范圍等經濟狀況變化情況,殘聯負責復核殘疾人證的狀態變化情況。二是明確建立縣級民政部門、殘聯會同相關部門的集中復核機制。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對死亡、被宣告死亡、失蹤、在監服刑、戶籍遷移等情況進行集中復核,主要方式包括與殯葬火化、衛生健康死亡人口、公安人口庫、監獄服刑等數據比對,以及通過入戶走訪、視頻查看、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生存驗證等。三是明確省級、市級民政部門、殘聯會同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比對和動態復核,并協調推動復核結果整改落實。四是明確民政部、中國殘聯與相關部門建立常態化的數據比對共享機制,要求定期開展批量數據比對,并將比對結果上傳至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供各地下載核實。
問:《意見》在補貼資金發放監管和提升保障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強化補貼資金發放監管是精準管理的重要內容?!兑庖姟访鞔_,堅持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監管,按照“全國一盤棋”要求,統一使用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辦理業務,發揮全國系統在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庫對接、部級多數據源比對提醒、防范跨省重復領取補貼、工作監管等方面的作用,并通過上傳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撥付材料的方式,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線上線下發放一致?!兑庖姟窂娬{,補貼資金動態復核監管的重點在縣級層面,要求縣級民政部門會同縣級殘聯加強對動態復核結果的研判,對于有問題的數據要輔以入戶走訪、生存驗證等手段進行研判,做出是否繼續發放補貼的決定,保證系統數據與實際情況一致。
為加強各地精準管理保障能力建設,《意見》再次明確,各地要按照國務院和相關部門要求,將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所需的工作經費,納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對于人力不足的問題,《意見》要求強化基層工作人員的保障條件,明確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強經辦能力建設。《意見》還強調,補貼資金要及時發放到位,加強資金發放和使用監管,防止截留、挪用、騙取補貼資金。同時,《意見》還明確,推動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基層干部擔當作為。
問:《意見》在補貼檔案規范化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加強補貼檔案管理對于強化精準管理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隨著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的實施,補貼審核審批檔案丟失、損毀的風險逐步加大。因此,《意見》明確了檔案管理有關要求。一是明確歸檔材料的范圍,要求將補貼申請審核、主動發現、主動服務、錯發追回、補發續發等過程性材料及時歸檔,并明確對于通過系統數據共享能夠獲取的證明材料,可不要求申請人提供紙質材料。二是《意見》提出增強節約意識和生態環保意識,積極推進電子檔案建設,制定電子檔案管理辦法,推進無紙化管理,并明確電子檔案健全、實現無紙化管理的地方,可不再保留紙質材料。三是《意見》明確要求省級民政部門和殘聯應定期組織抽查檔案材料,保證歸檔材料真實、準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