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做客上海電臺“2023民生訪談”——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有實招硬招

時間:2023-04-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俊

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2475.89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5%,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老年人口已達550萬人,老齡化程度還在持續加深。

作為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上海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4月10日做客上海電臺“2023民生訪談”節目,走進直播間,就百姓關注的養老話題進行回應。

老齡化程度加深,照料需求大,怎么辦?

上海計劃到2025年建成17.8萬張養老床位

“預計在2030年—2035年之間,上海老年人口數量將到達高峰,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有較大增長,專業照料需求較大,養老機構床位建設要提早規劃,未雨綢繆。”蔣蕊表示,養老機構床位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上海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建成17.8萬張養老床位,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已有養老床位17萬張。

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上海今年將繼續把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在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首位,包括新增5000張養老床位、改建2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建設30家智慧養老院等。

“床位建設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管理運營好,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蔣蕊介紹,上海市民政局率先在全國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工作,至今已連續開展5年,通過服務提供、服務保障、服務安全三個維度,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日常服務質量進行監測。2022年度監測結果剛剛發布,全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持續穩步提升,總體處在良好水平。

將“建設30家智慧養老院”納入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蔣蕊表示,上海在整體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養老服務也不例外,需要用數字化推動智慧養老發展。比如,在養老院的進出院管理、日常健康管理、生活照護等方面,數技和人技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為此,上海研究制定了智慧養老院建設標準。

家庭照護床位目前正在靜安區、黃浦區、徐匯區開展試點,類似于把養老機構的床位搬到老人家里,全市已開設千余張床位。“由專業機構派出專業團隊將服務延伸到家中,讓老年人不離開自己熟悉的家也可以享受到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家庭做一些適當改造,比如配置移動護理床、紅外感應監測等設備。”蔣蕊介紹。

老年助餐是一項受到老年人歡迎的便民服務。蔣蕊介紹,上海早在2007年就開始建設老年助餐點,經過多年發展,群眾對老年助餐工作有了新的需求,對助餐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對餐品的豐富性、可選擇性及價格優惠有了更高要求。為此,上海大力推進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目前,上海已建成305家社區長者食堂和1300多個老年助餐點,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價廉物美的用餐服務,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助餐+”活動,讓老年人在吃好飯的同時,多了一個社會交往和文化娛樂的場所。

如何更大幅度地提升養老服務的可及性?“現在全市社區為老服務綜合體已超過400家,實現了街(鎮)全覆蓋。我們將在進一步織密養老服務網上下功夫,在全市推進家門口養老服務站建設,立足社區層面為老百姓提供微助餐、微日托等,讓老百姓獲得感更強。”蔣蕊強調。

怎樣打通養老護理人才職業晉升通道?

21人獲評上海首批養老護理高級技師

目前,上海養老護理員的市場需求較大。“在整個養老服務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蔣蕊表示,市民政局一直高度重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最近,2022年上海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頒獎儀式舉行,在人社部門的支持下,認定了全市首批21名高級技師,他們代表了上海6萬多名養老護理員的最高水準。

據介紹,為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養老服務行業,上海市民政、財政部門聯合出臺了《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入職補貼實施辦法》,明確了對具有中專學歷的養老護理員和具有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養老護理員,分別給予3萬元和4萬元的一次性入職補貼。

養老服務機構在招聘養老護理員之后,還會安排資深的養老護理員進行帶教,到專門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上海市養老服務平臺網站上專門開設了“人才服務”板塊,可以查詢相關政策。

此外,蔣蕊還提到,今年上海市民政局將完善康復輔具租賃有關政策,不斷優化康復輔具租賃產品,拓展租賃服務補貼對象范圍,針對服務對象不同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開展分類補貼,讓康復輔具幫助更多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改善身體機能,提高生活質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