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功 索浩宇
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隨著我國生育水平逐漸走低、人口老齡化持續加深,以及家庭結構不斷調整,養老問題已從老年人問題轉變為復雜的社會問題。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要根據新時代老年人的需求和特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齡社會治理共同體,讓老年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開發利用老齡人力資源,激發老齡化正面效應。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速快、規模大,但以低齡老人為主。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60—69歲人口為1.64億人,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55.83%。同時,這部分老年人的健康和教育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0年年底,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有3669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預期壽命為11.4年。此外,我國老年人具有較高的社會參與意愿,在代際互助、志愿服務等方面已有較好的基礎,對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了更多的人力支撐。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齡社會治理共同體。老齡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齡社會治理共同體,老年人自身、家庭、市場和社會組織等是重要的參與主體。要發展老齡志愿服務,提倡老老互助和代際共融等模式,鼓勵老年人在社區、學校、醫院等場景提供志愿服務;倡導以孝文化為基礎的家庭文化建設,鼓勵老年人子女積極投身助老服務,以時間銀行等方式形成跨區域的互助服務網絡,并完善服務時長捐贈機制,以此增強家庭和社區互助水平;要以機構服務向社區居家延伸為契機,幫助老年人建立社區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老年大學課程以及信息咨詢、就業培訓等,幫助老年人就業創業;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老齡社會治理效能,在大數據分析和精準服務匹配基礎上,統籌整合殘疾護理、養老、育幼等各種服務資源,形成協同治理網絡;要統籌推進無障礙環境營造、老舊小區改造和友好社區建設,為老年人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作者陳功系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索浩宇系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