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芳
2022年,安徽省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十大“暖民心”行動。自6月初推進以來,安慶市各級民政部門聞令而動,以“黨建+”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提質增效。通過新建、依托養老機構改擴建或依托社區養老服務站改造、依托餐飲企業設置老年助餐點、依托單位食堂對外開放等方式,僅用3個多月時間,就建成城鄉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511個,為廣大老年人解決了就餐難題。
黨建引領:在工作機制上做加法
安慶市逐級實施老年助餐書記項目,推動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把“老年助餐”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項目化思維抓實行動,精準發力破解突出問題。在推動工作的進程中,各級黨組織書記深入轄區老年助餐工作一線,開展專題調研、收集基層建議、協調解決問題。懷寧縣將老年助餐書記項目納入全縣機關效能建設“每季一評”內容;迎江區建立“村(社區)旬走訪,鄉(街道)月研究,區委季調度”的研判機制,相關部門開展“周督查”通報;桐城市金神鎮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與“老年助餐”服務結合,對AAA級信用戶家庭老年人就餐予以優惠。
整合資源:在運營成本上做減法
堅持“復合利用”思維,安慶市依托現有資源,努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實現降本增效目標。該市各地積極協調機關企事業閑置房產用于建設標準化社區老年食堂。如望江縣結合老有所學行動、快樂健身行動,依托鄉鎮辦公用房,一盤棋謀劃10分鐘就餐圈、讀書圈、健身圈選址布點,打造集老年食堂、老年大學、健身場所功能于一體的社區便民服務綜合體。各地養老機構在滿足院內老年人就餐的前提下向社會老年人開放。如宿松縣九姑鄉依托中心敬老院建設中央廚房,安排配餐車為新安村、白馬村等7個助餐點統一送餐。一些社區養老服務站增加助餐功能,通過“中央廚房+配送”方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務。還有地方依托餐飲企業或機關單位食堂設置老年餐桌。如潛山市梅城鎮探索“政府+社會企業+助餐”“村居食堂+助餐”等模式,部分社區助餐點與美團合作解決送餐難題。
多方統籌:在社會參與上做乘法
安慶市采取“個人掏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慈善捐一點、志愿做一點”方式,統籌整合支持老年助餐服務。在老年食堂就餐,農村個人支付約5元一餐,城市約10元一餐。政府按照老年人年齡段,每餐分別補助1元—3元。岳西縣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城鄉低保對象中的老年人,每餐均補助3元。老年食堂經營主體對就餐老年人給予讓利優惠。各地引導動員愛心企業、慈善組織等積極參與,設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目前,市本級已籌集老年助餐資金300余萬元,各縣(市、區)籌集近200萬元。各地通過組建助餐志愿服務隊,開展送餐服務8000余人次。宜秀區組建20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參與老年助餐工作,經開區組建20支志愿服務隊伍,結合“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先后組織42名機關干部到社區開展老年助餐志愿服務活動。
規范管理:在防范風險上做除法
安慶市強化信息公開,在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內公開食品經營許可證、健康證、餐飲收費價格等信息,在助餐服務機構門口醒目位置懸掛服務信息公示牌,公示開放時間、助餐價格、監督電話等。強化安全管理,開展常態化檢查,落實食品留樣、索證索票、查驗登記等工作,確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大觀區、高新區組織有關部門,對老年食堂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工作人員健康證加強監管,常態化檢查消防設施、環境衛生、清理消毒、食材采購、食品留樣等工作落實情況。
目前,511個老年食堂(助餐點)中有470個對外運營,累計接待老年人就餐23萬余人次?!袄夏曛汀迸裥墓こ蹋扔行Ы鉀Q了老年人吃飯不便的老大難問題,也充分體現了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安慶市創新把書記項目與暖民心行動結合起來,在工作推動中,基層黨組織和書記用真心實意、真抓實干贏得群眾擁護;在項目推進中,組織部門與民政部門彼此學習、互促融合,以實干之風、行務實之舉、收落實之效;制定小切口、接地氣、復合化的戰術目標,逐級壓實責任,既抓服務群體的需求導向,又抓實施主體的效果導向,真正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