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瑤
“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定要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要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公辦養老機構和普惠型養老服務,特別要強化對特困、低保、高齡、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春節前夕視頻連線福建省福州市社會福利院時強調。
近年來,受疫情沖擊、經濟低迷等多種因素影響,養老機構普遍面臨經營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漲、防疫開支增加等突出問題。為切實推動養老服務領域渡過難關、恢復活力,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全國各地出實招、亮硬招,采取了一系列紓困扶持措施,為行業發展注入動力和信心。
“有補有減”,切實緩解壓力
自疫情發生以來,江蘇、上海、四川、浙江、湖南等地先后出臺了省級養老服務領域專項紓困政策,通過給予補貼或增加補貼的方式幫助養老機構穩定運營。
江蘇省率先實施民營養老機構一次性紓困補貼,結合床位規模和入住率因素,按每張床位1000元發放一次性補貼。
上海市民政局等9部門聯合下發《上海市扶持養老機構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抗疫補貼,按照機構實際收住老年人數,按每床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運營補貼,不足1萬元的按1萬元計算,最高補貼20萬元。
四川省民政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養老服務領域紓困解難若干措施》,提出發放一次性防疫補貼,用于購置必要的防疫物資設施設備等;落實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預發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或適當上浮運營補貼標準的方式,確保養老機構正常運營。
在“補”的基礎上,各地還出臺了減免政策。
2022年5月,安徽省專門下發《關于做好免收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房租工作的通知》,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用房或行政事業單位產權房產、規范運營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含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將免收3個月房租。
湖南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扶持養老機構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減免公建民營養老服務機構2022年度場地租賃、運營管理等上繳費用,落實對受疫情影響封閉管理的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設立6個月費用緩繳期。
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印發《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房租減免、稅費減免“兩減免”等具體措施。目前,天津、黑龍江、山東、山西、陜西、江西、福建、重慶、海南、廣西、青海、寧夏、貴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4地出臺了省級配套落實措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落實落細養老機構紓困扶持政策措施。
精準支持,激發運營活力
除了各類補貼和“兩減免”措施,各地還采取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在社會保險支持措施上,上海、四川等地對受疫情影響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可申請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在金融支持措施方面,上海市對養老機構實行貸款延期及無縫續貸等扶持措施,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設立養老機構紓困專項貸款等;江西省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向養老行業提供金融支持,用好用足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普惠養老機構提供優惠貸款,降低融資成本,推動增加普惠養老服務供給。
在防疫支持上,上海市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核酸檢測費用由財政全額保障;對養老機構消殺和防疫支出給予適當補貼支持;四川省規定,將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設施生活物資和疫情防護用品供給,納入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和社會捐贈調配范圍,落實供應渠道,保障養老服務機構正常運轉;海南省要求各市縣應當建立疫情期間養老托育服務機構臨時性運營補貼制度。
暖心幫扶,大力提振信心
由于封閉管理,養老機構物資緊缺、從業人員身體負荷和心理壓力過大的現象普遍存在。各地加強對養老機構及從業人員關心關愛,推出一系列幫扶激勵措施,為行業發展提振信心。
上海市對養老機構(按事業單位登記的除外)不裁員少裁員的,按照養老機構申請時上月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人數計算,向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實施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政策,對具有中專學歷的養老護理員和具有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養老護理員分別給予3萬元和4萬元的一次性入職補貼。
湖南省組織開展探訪關愛活動,安排心理醫生、社會工作者等團隊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幫助紓解入住老年人及員工因長期封閉出現的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四川省實施養老服務機構關愛十大品牌活動創建,引導慈善力量參與,加強對在院老年人和養老一線服務人員的關心關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2022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對養老機構封閉管理期間在崗工作人員,按照每人每天150元的標準,發放臨時工作補助,發放周期兩個月,城區39家養老機構的706名工作人員獲得臨時補助439.78萬元。
2022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民政局聯合區慈善總會等單位,向養老機構發放口罩、隔離服、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2萬余件、抗原檢測試劑3萬余份和慰問物資等。
2022年5月,江蘇省宜興市整理出包括書籍、釋壓宣泄包、生活用品等“微心愿”清單, 24家社會組織迅速響應,幫助封閉管理期間堅守崗位的1000多名養老護理員達成了“微心愿”,同時通過“心熱線”“云視頻”“向春行動”等,為養老護理員提供心理咨詢及家屬幫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