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婚姻是家庭的紐帶,婚姻家庭和諧事關百姓幸福和社會穩定。2020年以來,重慶市巴南區民政局與區人民法院、區婦女聯合會攜手,開展了“巴姐睦家”婚姻家庭輔導項目。通過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從婚前教育、婚后輔導、危機干預和矛盾調解入手,提升婚姻當事人經營婚姻、建設家庭的能力;通過提供全程服務,讓婚姻家庭關系更加平等、和睦、文明。截至目前,已引導187對新人簽訂同心約定書,為822人次提供頒證服務,成功調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323例。
婚前教育:
婚前約定書把婚姻生活講明白
6月30日,王女士和張先生來到巴南區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在等候區,社會工作者龍明月為他們送上了一份名為“幸福婚姻·同心約定”的婚前約定書。
掀開紅色的封面,金黃色的紙張上清晰地將婚前財產、贍養老人、撫育子女、家庭瑣事等內容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雙方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婚前債務由各自承擔;孝敬雙方父母的費用由二人共同承擔;在妻子懷孕期間,丈夫應關心妻子,多承擔家務勞動……”
在社會工作者的指導下,兩人認真地讀著約定書。王女士表示,約定書幫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雙方的責任義務,一些容易產生家庭矛盾的細節也給了提示。張先生也表示,有些內容雖然在之前已有約定,但約定書讓兩人對未來的婚姻家庭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
巴南區婚姻登記處主任賀小峰告訴記者:“增加簽訂婚前約定書這一服務,是希望新人們能夠認識到婚姻生活不但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有柴米油鹽的瑣事,提醒新人及時轉變角色,做好進入婚姻和擔負家庭責任的準備。”
巴南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劉秀榮說:“約定書里的很多內容是從過往辦理的離婚案件中梳理出來的,這些處理不好會導致婚姻關系、家庭關系走向破裂。婚前約定書可以讓雙方提前了解婚姻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矛盾,未雨綢繆,經營好婚姻。”
記者了解到,讓新人在自愿的基礎上簽訂婚前約定書,是“巴姐睦家”婚姻家庭輔導項目實施后,三個單位共同商議的結果。除了婚前約定書,巴南區婚姻登記處還給新人準備了一份登記員寄語,里面寫著對新人的美好祝愿和如何經營好婚姻家庭的技巧。
領到結婚證后,王女士和張先生站到頒證臺上,在頒證員的引導下,他們面向國徽,用洪亮的聲音說出真摯的誓言。
婚后輔導:
專業服務隊把家庭矛盾化解掉
“妻子總和我鬧離婚,你們能不能幫我調解下?”5月6日,家住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華社區的汪先生向社區調解室的工作人員尋求幫助。不久,這一訴求通過街道的婚姻輔導站報到了區婚登處的婚姻家庭輔導室。婚姻家庭輔導室很快就安排“巴姐睦家”婚姻家庭服務團隊的社會工作者李夢和法院的志愿者王富平前去調解。在和社區工作人員以及鄰居進行初步了解后,他們敲開了汪先生的家門。
“生了孩子以后,老公對我關心很少,我也不愛搭理他,我媽支持我們離婚……”
“岳母來幫著帶孩子,我什么也插不上手,她倆還嫌我礙手礙腳……”
“在和這對夫妻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夫妻倆的矛盾是能調解的。”李夢告訴記者,他們將汪先生的岳母作為調解的突破口。王富平是一位退休法官,在和汪先生的岳母單獨溝通時,給她講解了民法典中和婚姻有關的法律知識,并明確告知小兩口的房子是汪先生的婚前財產。如果離婚,女方不但要承受精神上的打擊,而且要承擔經濟上的壓力,日后撫養孩子壓力會更大。交談后,汪先生的岳母不再支持女兒離婚,還邀請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同她一起調解小兩口之間的矛盾。
第二次來到汪先生家中,社會工作者和小兩口坐在一起分析家庭角色,幫助他們尋找自身在婚姻關系中的不足之處,告訴他們要換位思考,理解對方、尊重對方。
賀小峰告訴記者:“能夠幫助汪先生一家化解矛盾,歸功于村、鄉、區建立的婚姻家庭輔導三級聯動機制。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區已設立23個鎮街輔導站和313個村居調解室。同時,得益于‘巴姐睦家’婚姻家庭服務團隊中專業的婚姻輔導員,他們中除了有社會工作者,還有律師、心理咨詢師、法官、醫生等來自不同行業的志愿者。”
危機干預:
鼓勵服務對象面對新生活
“我們希望每個出現問題的婚姻都能得到妥善解決,重歸于好,但有時也會勸和無果。”賀小峰告訴記者,“即使雙方的婚姻畫上了句號,我們也會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盡快走出陰影,重新面對生活。”
3月10日,辦理完離婚手續的張女士坐在婚姻登記處遲遲不愿離開,婚姻登記員主動上前安慰她,但張女士還是泣不成聲地哭了很久。李夢將張女士請進了婚姻家庭輔導室。在李夢的專業指導下,張女士的情緒平穩了許多,吐露了壓抑自己許多年的心聲。
張女士少年喪父,結婚后總是希望在丈夫身上得到父親般的關愛,丈夫既不理解也不能滿足她的愿望,兩個人在生活中經常爭吵,雖然不想離婚但是最終還是離了婚。
在婚姻家庭輔導室,李夢引導張女士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并借助沙盤游戲讓她看到內心深處極強和極弱的兩個自己。一邊分析一邊說:“你要認識到自己已經成年,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不是靠索取他人的愛才能生活。”一番勸解后,張女士的情緒逐漸平穩,在離開婚姻登記處時,她和李夢說,自己能夠接受離婚的事實了,會好好愛自己。
巴南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家庭輔導室配備了多種心理輔導設備,離婚的當事人可以在此接受專業的輔導。截至目前,已經為202對婚姻當事人提供過離婚輔導服務。
“‘巴姐睦家’婚姻家庭服務團隊平均每月做大約10例的婚姻家庭輔導案例,服務對象中有40%的需要法律咨詢,35%的需要糾紛調解,25%的需要情感輔導。”賀小峰說,“無論哪一類服務對象,我們都會全心全意地為其提供專業服務,讓他們對家庭和婚姻有更新、更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