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通訊員 王德剛
近年來,湖南省汝城縣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反對陳規陋習、減輕群眾負擔、樹文明節儉婚喪新風”的工作思路,用鄉風文明之魂筑牢了鄉村振興之基。
黨員帶頭破除陳舊觀念
“在現實生活中,傳統習俗中有些陋習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地方的高額彩禮、高價人情、攀比之風,讓群眾苦不堪言?!比瓿强h民政局副局長陳勝秀說,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是順應群眾所思所盼。
2020年5月,一場簡單別致的婚禮在泉水鎮星村村舉行。新娘何娟的父親是星村村原黨支部書記何分德,對于這場“零彩禮”婚事,他滿意地說:“女兒和女婿感情好、生活幸福最重要!”
其實,這已經不是何分德第一次帶頭打破陳規陋習了?!澳赣H在世時,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都盡了孝道,讓老人安享了晚年,相信我們的‘厚養’會比‘薄葬’更貼心?!焙畏值抡f, 2019年母親去世,那場簡單又不失禮節的喪事,也刷新了村民對傳統習俗的認知——原來少花錢也可以辦成事。
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工作好做?!巴菩幸骑L易俗,剛開始的時候很難,誰都不敢當第一個。我們堅持兩個辦法,一是村‘兩委’統一認識強力推;二是黨員干部帶頭,打消村民觀望情緒。”井坡鎮黨委組織委員袁晶說,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已成為引導村民轉變觀念的抓手。
理事會倡導文明新風
“我們更多的是宣傳、引導、發動,落實工作靠的還是村干部,靠紅白理事會成員的影響力,靠村規民約的約束力?!比瓿强h民政局局長何忠良道破了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地的關鍵。
“會”聚力量,“理”出新貌。近年來,全縣217個村成立紅白理事會,由村黨支部書記任會長,推舉5—9名鄉賢組成;各村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本村婚喪嫁娶的操辦流程、標準、原則等內容,規定違約責任和處罰辦法,做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
“紅白喜事不上煙酒,席面控制在20席,每席標準控制在260元以內,白紙黑字寫入章程?!蓖翗蜴傋闾锎妩h支部書記陳忠糧說,“過去誰家有紅白事,攀著比著大操大辦,現在通過村規民約遏制住了攀比風。”
該村村民陳某談到伯父的喪禮事宜時算了一筆賬,“以前的雞、魚、肘子等菜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4個小菜、一個大鍋菜。以前一場喪事辦下來少不了四五萬塊錢,現在不到萬元就辦成了。不單是省錢省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風氣?!?/p>
“積分制”培育淳樸民風
近年來,汝城縣依托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好人協會、治安協作會為主要內容的“四會治村”模式,對村民實行積分制管理,進一步激發了村民參與村里事務的熱情。
土橋鎮龍潭橋村堅持和諧村莊人人守,每季度都開展“紅黑榜”公開公示活動,通過村民理事會勸阻、道德評議會評議,“紅榜”表揚,“黑榜”通報,營造了村民互評互比的氛圍。同時,每個季度還開展衛生評比排名和表彰,獎勵日用品,提升村民的榮譽感。
在井坡鎮龍虎村,積分管理助推鄉村振興的模式,興起了一股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的熱潮。在“騰訊為村”平臺上,村里每月發布村民積分登記表,按照“政治分、平安分、道德分、公益分、勤儉分、榮譽分”六大類,記錄村民積分累積情況。村民潘海鳳介紹,積分具體到哪家小孩考上大學、哪個村民義務投工投勞,為村集體提出合理化建議意見等。每積10分按1元計算,村民可憑積分到村里的“鄉村振興積分超市”兌換相應商品。
家住在龍虎洞水庫旁游家組的游解明,為了保護好縣城飲用水源頭,他在“騰訊為村”平臺的群眾來信中提出,要發動村民對家禽進行集中圈養、生活垃圾要集中處理的建議。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朱新波不僅在第一時間給予答復,還馬上組織人落實此項工作。
如今,在汝城縣的鄉村,鄉風文明、移風易俗已成為村民自覺踐行的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