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精準幫扶有效率、及時救助有力度......為困難群眾托起穩穩的幸福

時間:2022-05-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

4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發系列文章,聚焦民生兜底保障,隨小編一起來看!

精準幫扶有效率

前不久,當工作人員聯系到家住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塔下街社區的周心時,她的第一反應除了感動,還有些許驚訝:“這段日子為了治病,已經花了近12萬元治療費,沒想到今天政府主動找上門來幫忙辦理精準救助。”

去年剛大學畢業的周心在入職體檢時被查出患有胰腺神經性內分泌腫瘤,這讓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困難加重。就在全家人一籌莫展之際,社區網格員程佳能敲開了周心的家門。原來,在對有關部門提供的醫療費用4萬元以上疑似救助名單進行排查后,街道鎖定了周心家的情況,對比符合精準救助條件后,便立即聯系社區對其家庭情況進行了解。

從發現精準幫扶對象到完成兜底保障,前后不到1個月,吳興區兜底民生保障為何如此高效?

吳興區民政局副局長沈宏斌說:“這幾年省里推行‘大救助’信息系統建設,我們打通了醫保、教育、住建、公安等26類部門數據,并可對車輛、房產等26類數據和73家銀行存款信息進行核對查詢,去年又實現了對低保邊緣家庭中重病重殘單人戶的精準篩查。”

據介紹,目前,吳興區已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將特困、低保、低邊、支出型貧困等低收入人群醫療救助比例提高15%—20%,提高患重特大疾病等家庭及困難家庭適齡學生等救助比例;實現事實無人供養的在冊困難家庭老人機構贍養。2021年以來,全區已完成救助13836人次,基本兜牢民生底線。

“下一步,我們要確保困難群眾救助‘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沈宏斌說。

及時救助有力度

走進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八泉街道月亮山社區一處老舊的居民樓,不到50平方米的小房子,住著小夏一家五口。2021年9月,小夏被診斷為肌張力障礙,這是一種罕見病。昂貴的手術和治療費用,一下子把這個本不寬裕的家庭擊垮了。

近年來,針對小夏家這樣的困難家庭,黃石加強監測預警,持續鞏固拓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成果,積極構建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我們通過定期主動收集殘聯、醫保、人社等部門信息,以及根據社區、街道等走訪了解的情況,分層分類建立困難群眾信息庫。”西塞山區社會救助負責人劉小佳介紹,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立即納入救助;暫不符合條件的低保邊緣戶、低收入高支出等其他困難群眾,納入監測預警庫。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走訪時了解到小夏家的突發情況,立即為他們申請了臨時救助和大病醫療慈善救助。合計4萬多元的救助款陸續到賬,解了小夏一家的燃眉之急。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小夏家人,按照國家有關政策,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還可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黃石市推行社會救助申報承諾制,對認定的誠信申請人,可以免除9類14項證明材料,只要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審核便可辦理低保。10多天后,小夏的低保證就辦了下來。不僅每月有650元的低保補助,看病住院還能報銷70%。

“過去群眾辦理低保沒有一個月時間辦不下來。”黃石市社會救助局局長劉輝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7戶455名救助對象采用簡化程序納入低保,審核確認時限縮短為10—15個工作日,經辦服務效率明顯提高。該市還實施了誠信申報與失信懲戒并重舉措,對于“騙保”等行為人,按程序停止社會救助,追回非法獲取的救助資金、物資,并視情況進行行政處罰。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竇瀚洋、范昊天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