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主動作為,在疫情防控中堅持黨建引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堅決守牢疫情防線。
黨建引領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為進一步發揮區域化黨建作用,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指導各區以區、街道、社區三級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為平臺,督促各方從嚴從實履行“四方責任”,實施聯防聯控,統籌推動各成員單位在物資捐贈、核酸檢測、數據排查、志愿服務等方面貢獻力量,不斷增強抗疫前沿力量,共同構筑堅固疫情防線。
同時,依托市行業協會商會綜合黨委系統的黨建工作體系,對所屬市級社會組織黨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做出部署,號召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抓好內部管理、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動態統計和反饋機制。積極參與屬地和行業疫情防控,宣傳引導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資源、專業和社會動員優勢,在公開募捐、物資籌措、醫學科普、心理輔導、指導生產、專業援助等方面提供支持。
統籌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村)疫情防控
為確保疫情防控舉措精準落實,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印發《關于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進一步做好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從提升社區防控能力、關心關愛社區工作者、動員社會力量充實社區防控、做好信息報送和典型宣傳等方面提出要求;督導各區按照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抓好7000多個社區(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加強社區(村)防控組織體系建設。指導居(村)民委員會,發揮居(村)民代表、社會組織、駐區單位、樓門院長、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作用,積極做好防控策略宣傳、群眾訴求回應和應急處置、核酸檢測、群眾心理疏導等工作,做到群防群治。指導居(村)民委員會,做好封控區、管控區人員和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物資需求收集、購買配送、體溫測量、救助幫扶等服務。落實重點區域防疫管理,緊盯疫情態勢變化情況,督促指導社區(村)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居民健康監測,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為關心關愛一線社區工作者,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進一步規范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完善職業發展體系。籌集資金40余萬元,對涉及疫情的社區進行了重點慰問。此外,北京市還依托全市248個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站),為社區居民提供減壓、危機干預、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居民對心理熱線等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滿意率超過97%。
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和
志愿服務力量參與疫情防控
去年以來,北京市700多家行業組織發揮橋梁紐帶和行業引領優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供應和復工復產,通過多種形式服務近35萬家會員企業。專業性、學術性社會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發揮特長,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促進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提供支持。全市基金會累計募捐資金超過16億元,籌集物資2938萬件。兩年來,市級行業協會商會通過減免、降低會費及經營服務性收費,共減輕企業負擔超過5億元。行業協會通過開展行業信息大數據調研,為政府決策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支撐。
為進一步加強政策指導和社會力量動員,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印發《基層社會動員工作指引》,指導基層明確社會動員職責,收錄基層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增強疫情防控社會動員能力。印發《關于動員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力量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民政部相關工作要求,推動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力量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向全市社工機構發出疫情防控8條倡議,主動對接服務地和屬地,配合社區提供精準服務。今年以來,共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志愿服務項目2452個,參與人數共計59485人,累計服務時長209萬余小時。
有序開展慈善捐贈參與疫情防控
為有序開展慈善捐贈參與疫情防控,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牽頭成立物資保障組捐贈工作專班,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和運行機制,統籌協調、服務保障境內外捐贈接受和調配工作,并指定市紅十字會、市慈善協會等為慈善捐贈接受單位。指導全市慈善組織,依法依規做好捐贈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9家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開展善款籌募,148家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開展防疫物資募集,接受捐贈資金16.46億元、捐贈物資4459.38萬件。
全市慈善組織圍繞疫情防控各方需求,針對款物籌集、志愿服務、國際協作、疫情善后恢復等方面,開發和實施疫情防控、社區社會服務等慈善項目,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協調推動北京信托、中誠信托等設立疫情防控慈善信托,開展精準幫扶。動員部分慈善組織整合使用非定向捐贈資金,購買、調配基層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
此外,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進一步加強慈善監管,督促慈善組織及時全面公示慈善款物的接受、撥付及使用情況,定期對參與慈善捐贈的慈善組織進行全面核查,開展疫情防控捐贈專項審計和執法檢查,確保捐贈款物管理使用合法合規、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