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山東濟寧:打造城鄉社區“四位一體、五制運作”工作模式

時間:2021-12-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字體:    打印

山東省濟寧市針對城鄉社區治理群眾參與率低、滿意度有待提高等問題,打造了“四位一體、五制運作”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四位一體”

不斷夯實城鄉社區治理根基

以黨建為統領。將城鄉社區治理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重要內容,列入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考核指標,壓實縣鄉黨委責任。創新“三本一冊”“四議兩公開”“五議一備兩公開”等制度,全市城鄉社區治理重要事項都由黨組織研究后按程序決策。

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完善訴求征集、全程追蹤、督辦促辦機制,形成閉環管理。在村(社區)設立調解室,運用民主協商、“五老議事”等形式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實行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城鄉社區黨組織聯建,抽調機關黨員干部下派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架起了黨委政府與群眾間的“連心橋”。

以精細化服務為手段。探索建立城鄉社區服務標準,在全市設立服務中心,匯集黨群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等149項內容。建立上門服務、代辦服務等制度,實施一站式辦理。整合社區教育、養老、商圈等服務保障要素,打造“一刻鐘”生活圈,搭建居民文娛平臺,連續17年開展社區“鄰居節”。

以組織隊伍為保障。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制定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打造了一支年輕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隊伍。任城區、嘉祥縣、魚臺縣等還創新“兩長制”,在城區推選單元長、樓長,在農村推選包戶巷長,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五項機制”

推進城鄉社區治理走深走實

工作規范化運轉機制。連續17年開展村(居)務公開“民主日”活動。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五議一備兩公開”,細化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由村(社區)“兩委”牽頭、群眾代表等參加的議事協商制度。

減負增效機制。開展村(社區)“牌子多”問題集中整治,摘除各類牌子12萬個。實行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為社區事務“瘦身”減負。規范出具證明事項,建立權責清單,有效破解“社區萬能章”。推行“一窗受理、全能服務”模式,實現“只找一個人,可辦所有事”。

“三治”融合機制。促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完成新一輪村(居)規民約、村(居)民自治章程修訂。連續20年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等基層社會組織作用,深化移風易俗。

擴大參與機制。以村(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引領各類組織、各方力量“跟著干、搶著干”。多元化開展志愿服務,全市登記志愿者達到居民總數的18%。持續為村(社區)培育資源,引進全省知名社會組織并培育本土草根組織,支持優秀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監督制約機制。在內部,建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與基層紀檢監察組織有效銜接;每半年進行村“兩委”干部民主評議,評議結果作為年終考核依據。在外部,建立常態化督查、檢查、暗訪機制,倒逼城鄉社區治理走深走實。

“讓群眾評判”

保障城鄉社區治理取得實效

牢牢把握提高居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這條主線,逐步建立起以群眾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村(居)民代表、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到群眾家中“聽民聲、辦實事”,以實際行動收集民意、回應群眾關切。在“四不兩直”暗訪、第三方測評等常態化督導檢查中,注重聽取群眾意見,真正把評判權交給群眾。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作者:鄒謹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