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湖南省株洲市出臺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17條措施

時間:2022-01-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訊 (記者 王 銘) 湖南省株洲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17條措施》,旨在通過健全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重點解決社會救助制度之間協調聯動不夠、救助信息不能互通共享、救助方式和供給主體單一、基層經辦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難群眾。

具體來說,將優化審核審批方式,全面推行城鄉低保精準救助,根據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與低保標準之間的實際差額計算發放低保金,實現城鄉低保審批由“評議為主、計算為輔”轉變為“計算為主、評議為輔”,“分檔定額救助”轉變為“精準差額救助”。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等規定,采取“跟進救助”“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方式,強化縣級民政部門對鄉鎮小額臨時救助審批的監督指導。加強急難型救助,逐步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救助。加強支出型救助,采取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的方式跟進救助。

同時,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將特困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完善專項社會救助制度,針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度殘疾人、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等困難人員,及時給予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災害等專項社會救助;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為滯留3個月以上的無戶口流浪乞討人員辦理戶口登記,為符合條件的落實社會保障政策。

為確保改革落到實處,株洲市將加快推動全市“黨建引領社會救助”、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村(社區)社會救助服務站點建設、低收入家庭救助幫扶、社會救助服務方式創新和社會救助“網上辦”“掌上辦”等事項改革創新;進一步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在各縣(市、區)建立統一的救助熱線平臺,在鄉鎮(街道)全面推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建立低收入家庭人口臺賬和數據庫,為分層分類精準救助提供依據和支撐;推行“資金+物資+服務”救助方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積極為特殊困難群體開展訪視照料、心理疏導、康復護理等專業化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14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