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從安徽省民政廳獲悉,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更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三地一區”建設和“雙招雙引”中作用的意見》要求,省民政廳今年圍繞審批服務、登記把關、評估考核、平臺搭建四個方面,出臺四項配套扶持政策,推進行業協會商會(以下簡稱商協會)市場化、社會化、職業化改革。
一是出臺《關于加大培育發展優化行業協會商會登記服務的意見》,明確放寬登記條件、加大購買服務力度、提高管理服務效率等12項服務舉措,同時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審批提出明確要求,凡涉及十大新興產業領域商協會的成立登記,采用上門服務、延時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建立申請材料容缺承諾機制等方式,全面提升審批效能。截至目前,已成立登記十大新興產業領域商協會73家。二是印發《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試行)》,對全省性商協會負責人人選的基本條件、禁止情形、審核程序、審核材料等方面,提出14條具體要求,并制定《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政治審查表》《承諾書》模板,作為候選人申請必須提供的材料。三是會同省工商聯出臺《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評估考核辦法(試行)》,落實行業協會商會工作成效“榜單制”。評估考核采取自評和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審核評估相結合的辦法,采用百分制,突出“雙招雙引”指標占比。四是建立商協會輪值制度,搭建涉企信息共享、行業學習推介、業務宣傳交流、政企資源對接等四大政社企互動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聯系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編發“安徽商協會直通車”、開設“安徽社會組織大講堂”、舉辦“商協會暢聊沙龍”、實行“商協會牽手計劃”等方式,促進政社企相互交流,推動區域開放合作,助力“三地一區”建設。(張 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