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麗萍
從一名護士成長為一名園區長,在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以下簡稱北京一福)工作的11年里,任靜扎扎實實錘煉業務基本功,用心用情服務每一位老人。這位90后女孩在忙碌、充實的工作中,踐行民政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奮斗譜寫最美的青春之歌。
傾聽者:站在老年人的立場以同理心對待
2011年,19歲的任靜從護校畢業就來到北京一福工作,在與老年人朝夕相處的10多年里,她對老年人有一份特別的理解。“老人是有成熟的思維和認知的,解開老人的心結需要同理心。”
這樣的認識并非開始就有的。任靜還記得,有位老人外出和同事聚會,因不會使用打車軟件,在冷風中站了半個多小時攔不到車,老人懊惱的訴說讓任靜感到心疼。“那一刻,我真正意識到不能想當然地看待老年人,而是要設身處地去關懷他們,哪怕就從教他們使用打車軟件、幫他們聯系愛心車隊開始。”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任靜認為,對老年人的行為習慣、一舉一動都要了然于心,任何輕微的異樣都不能掉以輕心。有一次查房,任靜和一位平時很愛說笑的老人打招呼,發現老人回答得很慢,走路也不穩,她頓時覺得不對勁,在對老人進行簡單評估后,她懷疑老人存在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于是迅速帶老人去醫院檢查,診斷結論為突發腦梗,好在救治及時,老人身體恢復得很好。
守護者:用一流的專業能力守護每一位老人
作為一名護理員,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扎實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護理專業技能,是任靜多年不變的追求。
榮譽是對奮斗最好的肯定。2019年10月,中國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職業競賽在北京舉行。在總決賽現場,任靜即興哼唱《我和我的祖國》,優美的歌聲和溫柔的動作緩解了老人的不良情緒,這一幕給評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終她以全國排名第一的成績榮獲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20年,在為老服務崗位上工作的第9年,任靜獲得第34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榮譽。
一步一個腳印,在基層護士崗位歷練10年后,任靜轉任園區管理者。“面對老人們的信任、領導的重視、同事們的支持,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作為北京一福芙蕖園的園區主任,她目前要帶領一個10余人的護理團隊,服務近百名高齡老人。真情陪伴,化解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困擾;發揮所長,帶領同事不斷提升職業素養;應對疫情,定期開展科內、院內培訓,學習相關知識……在新的角色中,任靜帶頭示范、敢于擔當,發揮專業優勢,與同事們一道盡己所能,共同守護著園區的每一位老人,給他們滿滿的安全感。
奉獻者:疫情之下扛起醫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疫情對于每一位養老服務工作者而言,都是嚴峻的考驗。
“只要想到當時接回的50余位老人都能平安度過隔離觀察期并順利回院,我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任靜第一時間向院領導遞交“請戰書”,投入到北京一福隔離觀察區的護理工作中,作為護理團隊負責人,她始終堅守崗位、傾情付出,守護著一批又一批隔離觀察的返院老人。
疫情改變生活。“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人員和老人都需要調整和適應。”對于長時間封閉管理面臨的挑戰,任靜認為,護理團隊要及時學習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等相關醫學知識,尤其要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學習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和調整心態的實用本領。疫情期間,任靜主動聯系院里社工科,為每位老人制作了“我的心情日志”,通過數獨、折紙、猜謎語等活動,紓解老年人心理壓力。
出于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和擔當,任靜還主動報名參加社區防疫工作:為空巢、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水、送菜;指導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學習網購;支援社區核酸采樣工作……她常汗濕衣背、滿面勒痕、腰酸背痛,然而卻始終勇往直前、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