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翟 倩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生力軍。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兒童福利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大朋友”的名義寄語“小朋友”,不但指引著少年兒童的成長方向,也為新時代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這一年,各級民政部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完善兒童福利保障制度、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障政策,讓祖國的花朵向陽而生、樂享童年。
兒童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四川省眉山市的偉偉(化名),幼年時因父親去世,母親下落不明,只能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三年前,他作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入住了眉山市兒童福利院,從此福利院成了他溫暖的新家。在這個家里,他感受到溫暖有力的關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兒童福利是一項自帶溫度的事業,飽含著民政人的深情。隨著兒童福利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兒童福利保障對象已從孤兒拓展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兒童福利保障內容已從基本生活保障拓展到康復、醫療、教育等綜合保障。
孤兒基本生活標準不斷提高。全國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655.1元;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225.2元。部分地區相應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其中天津市集中養育孤兒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2590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落地落實,截至目前,27.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國家保障,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206.6元。
孤兒助醫助學工程持續實施。民政部開展“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累計投入各級福彩公益金17億元,惠及殘疾孤兒近22.3萬人次。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2021年共安排資金2.67億元,惠及2.67萬人次。
孤兒養育模式實現歷史性跨越。今年5月,民政部聯合13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部署在“十四五”期間,省、市兩級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實現兒童養育、醫療、康復、教育、社會工作一體化發展;縣級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兒童福利機構養育方式進行的一次重大優化調整。民政部配合中國殘聯等部門印發《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協議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推動將兒童福利機構納入定點服務機構范圍,提升兒童福利機構康復工作專業化水平。
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價格臨時補貼保障范圍。民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的通知》,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納入保障范圍。這是首次將上述三類群體正式納入補貼保障范圍。
收養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統籌國內收養和涉外收養工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推動修訂《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等政策法規,倡導各地探索建立鼓勵國內家庭收養機構內病殘兒童的支持政策等制度。堅持“最有利于被收養人”工作原則,加強收養業務培訓,提高收養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職意識和能力,依法規范辦理收養登記,力爭為孤棄兒童找到最適合的收養家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2份涉外收養規范性文件中的證明材料,及時答復群眾咨詢,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
孤兒和殘疾兒童是弱勢群體,為這一群體謀福祉需要大愛情懷。一系列保障孤棄兒童的生活、教育、醫療康復等多層面的政策措施,必將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堅強后盾。
開啟未成年人國家保護的新征程
“孩子,對不起,我只有一雙手,搬磚就不能抱你,抱你就不能搬磚。”曾幾何時,這句令人心酸的話語引起眾多留守兒童家庭的共鳴。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健康成長一直是民政部門關注保護的重點。今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兒童福利密切相關,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國務院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領導小組工作規則、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等6份文件。印發《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民政部督促指導地方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截至9月中旬,各地均建立省、市、縣三級協調機制,各級民政部門依法承擔牽頭職能。部署開展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創建,著力創建一批領導重視、制度健全、機制有效、措施有力、服務規范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示范地區。
基層未保工作新格局初步建成。民政部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保護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月”工作。開展“書記縣長話未保”“為未成年人添翼”等活動。召開“護童成長”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工作推進視頻會。召開全國部分省份未保機構建設現場推進會。研究構建基層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推動加快未成年人保護陣地建設。配備鄉鎮兒童督導員5.5萬名、村(居)兒童主任66.7萬名,注重夯實工作基礎,提升隊伍能力素質,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基層兒童工作隊伍。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持續推進。民政部印發《關于做好因突發事件影響造成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寒假春節期間父母就地過年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通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
SOS兒童村改革穩步推進。落實《關于積極穩妥推進中國SOS兒童村改革發展的意見》,與國際SOS兒童村組織多次召開視頻會議溝通,初步達成一致意見。
用心用情做出兒童福利領域特色文章
“我是學繪畫的,買繪畫材料的錢不用愁了。”“省著點花足夠我一個學期的花費了。”“我是學計算機的,我要用這筆錢給自己買臺電腦。”說話的這些孩子都是今年民政部組織實施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的受益人。該項目被列入民政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共有733名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收到了每人6000元的助學金。
今年以來,民政部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做出兒童福利領域特色文章。
——編輯出版《我把黨來比母親》,邀請各地兒童福利機構撰寫孤棄兒童養育和困境兒童保護工作中的溫情故事。
——全面開通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申請受理“跨省通辦”,將黨和政府對特殊兒童群體的關心關愛落地落細落到實處。
——組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表彰,對199個先進集體、400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培養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者的職業自豪感。
——加強兒童福利領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重點省份進行疫情防控督促指導,對出現本土確診病例的相關省份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進行不定期視頻抽查。督促指導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加強兒童福利領域安全管理。指導湖北省民政部門開展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安全檢查,做好因事故導致監護缺失兒童救助保護工作。指導河南省做好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救災相關工作,協調解決救災需求。
——推進兒童福利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審核并申報2021年7個行業標準立項。推動兒童福利工作標準化組織建設。
回顧總結2021,展望2022,有成績更有可完善的空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就要求民政部門在兒童福利保障范圍、保障標準和保障模式等方面都要立足國內、放眼世界,跟上時代步伐,全面構建中國特色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我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民政部黨組的正確指揮,有廣大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者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甘愿付出的大愛情懷和孺子牛精神,兒童福利事業必將呈現更加良好態勢,讓每一位兒童都能茁壯成長、成人成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