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北京市——
砥礪奮進 勇擔使命 書寫首都志愿服務新篇章

時間:2021-10-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

近年來,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緊緊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部門職責,動員、引導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聚焦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志愿故事,成功打造“西城大媽”“朝陽群眾”“藍立方”等知名志愿服務品牌,推動首都志愿服務事業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讓志愿服務成為凝聚實現中國夢強大力量的美麗紐帶

在工作中,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委社會工委與市民政局合署辦公的優勢,推進志愿服務在社會動員和社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一是發揮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事機構職責作用,推動各部門、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加強對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思想引領,并結合“雙報到”工作機制落實,深化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建以黨員、團員為骨干,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格局。二是依托全市在社會組織領域建立的“綜合黨委-聯合黨委-社會組織黨組織”三級組織體系,基本實現志愿服務組織黨組織應建盡建。各級黨組織扎實開展黨的活動,堅持黨的工作與志愿服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夯實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全市志愿服務組織領域全覆蓋的基礎。三是以牽頭推動修訂《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為契機,結合實踐中關于堅持黨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領導的相關經驗,在法規總則部分設置專門條款,明確規定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為下一步積極引導和支持志愿服務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方向。

立足行政管理,推動志愿服務事業規范有序發展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切實履行志愿服務行政管理工作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在暢通和規范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方面狠下功夫。一是開展理論研究,為做實民政部門志愿服務行政管理職能提供參考。二是加強法治保障,牽頭推動完成《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修訂工作。三是完善政策措施,規范和促進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在規范管理方面,組織各區學習貫徹《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辦法(試行)》《志愿服務基本術語》,牽頭或參與制定地方標準《大型活動志愿者服務規范》《“志愿北京”信息平臺志愿團體管理辦法》等文件;在激勵保障方面,將志愿服務納入誠信體系建設和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明確可支持志愿服務運營管理、教育培訓、事業發展和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等。四是規范隊伍建設,推進志愿服務組織培育發展工作。一方面,對于依法登記的志愿服務組織,按照“應標盡標”原則開展身份標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為268家志愿服務組織進行身份標識。另一方面,對于不具備法人登記條件的志愿團體,發揮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各級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的樞紐和平臺作用,實行備案管理。另外,2019年會同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出臺的《關于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實施意見》,對社區志愿團體的培育發展和規范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五是加強信息管理,為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提供技術支撐。依托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開展數據梳理統計和情況監測,為開展志愿服務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截至2020年底,全市實名注冊志愿者達443.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0.6%;注冊志愿服務團隊超過7.73萬個,較2012年底增長近4倍;累計發布志愿服務項目43.6萬余個,記錄志愿服務時間4.99億小時。

圍繞中心大局,引導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向同行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注重發揮志愿服務能夠有效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天然優勢,引導廣大志愿者將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與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在服務保障國家大型活動方面,2019年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城市志愿服務工作,牽頭組織100家公益養老機構開展“走進公益機構——志愿助老與祖國同行”志愿服務活動,取得良好成效。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指導各區圍繞“五區四線三周邊”等重點區域開展豐富多彩的城市志愿服務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在全市開展“愛滿京城 共同戰疫”志愿服務行動,引導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疫情防控。據統計,全市共發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1.1萬余個,招募志愿者38.4萬余人次。

聚焦社會關切,讓志愿服務助力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緊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以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社區治理等為重點,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踴躍參與社會建設和民生保障領域志愿服務活動,發揮志愿服務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一是推進社會領域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建設。制定實施社會領域志愿服務“1+4”文件,在全市社區、社會組織、商務樓宇、非公經濟組織、專業社工機構等社會領域持續推進志愿服務組織和工作覆蓋。截至目前,15家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成立專業性志愿服務協會組織,全市累計建成城市社區志愿服務站2521個、農村社區志愿服務站342個、商務樓宇志愿服務站570個;339個非公經濟組織、169家專業社工機構成立志愿服務組織。二是加強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協作聯動機制建設。鼓勵志愿服務組織引入社工理念,招募專業社工人才,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在組織策劃、項目運作、資源鏈接、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提高志愿者的專業化服務水平。三是指導各區開展常態化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支持各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引入社會資金等方式,引導、促進社區志愿服務發展。全市通過“志愿北京”平臺已累計發布社區志愿服務項目16萬余個。四是推動健全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北京市基層社會動員工作指引》,幫助基層增強動員能力,發揮志愿服務站、社會工作服務站、社會動員中心等供需對接平臺作用,推動志愿服務更好地瞄準社區需求,構建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真正成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