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推動社會救助工作規范高效山東數字賦能家庭經濟狀況核對

時間:2022-08-3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李壽泉 王 帥

近年來,山東省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以下簡稱核對工作)錨定精準救助,聚焦數據集成和共享,建立“數字賦能、智慧救助”為主題的核對機制,核對工作逐漸由粗放式、碎片式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救助領域也從民政低保、特困、臨時救助拓展到住房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有效避免了多頭救助、重復救助,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

加強政策供給

筑牢規范高效發展基石

健全的政策體系是助力核對工作規范高效發展的前提條件?!渡綎|省貫徹〈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若干措施》《山東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的出臺,細化了核對工作的內容、方式、流程以及相關部門職責,為全省各級核對機構與相關部門(單位)數據對接共享提供了政策依據。特別是在修訂完善低保、特困救助、臨時救助等政策文件時,進一步明確“凡進必核、在保必核”要求,推動了核對工作融入社會救助業務全流程。

此外,山東省民政廳還制定了年度計劃,經常性開展技術和業務培訓,不斷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全省各級核對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探索“核對資源域”

提升信息化精準化水平

為構建一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核對工作體系, 山東省于2016年實現省級核對平臺與民政部核對平臺對接;2021年再次升級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數據比對,對已授權的社會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進行系統性“查家底”,為科學精準救助提供依據,把好“入口關”。

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打破傳統批次概念和核對業務逐級審核權屬,按照“有多少核多少,誰先到誰先核,誰核對誰負責,先新增再復核”的原則,向各級核對機構同權限開放。核對流程全程可視,排隊狀況一目了然,反饋時間提前預判,實現“立等可取”,有效減少了核對工作中間環節,提升了核對工作效率,受到基層一致好評。

在此基礎上,山東省、市兩級還努力探索“核對資源域”的構建,即由省級相關救助職能部門和各市對尚未實現聚合的數據項進行集成,供全省各級核對機構使用,助力社會救助對象精準識別。目前,全省正在廣泛開展省、市核對系統雙向對接工作,新核對系統已累計核對1211.05萬人次。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深化救助資源集成共享

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實現精準救助的必然選擇。山東省核對工作在前期已實現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部、省、市、縣”四級貫通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通、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的技術優勢,不斷擴充有效數據信息。目前,省級核對平臺橫向已與20個部門、64類數據實現信息比對;市級核對平臺橫向對接數據源規模已達8個以上,線下與有關金融(銀行)機構實現銀行存款等金融資產信息的數據共享,形成大救助“數據池”。

為更加客觀地反映已授權的社會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真實情況,山東還將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與2021年新建的山東省社會救助對象主題庫無縫對接。在核對收入、財產、支出等情況的同時,一并獲取社會救助申請人的分層分類救助、歷史救助等信息,全面、翔實地展示核對對象的各種困難因素,確保各類社會救助資源能夠分配到最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創新工作內容

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為進一步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省核對工作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積極推進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和數據庫建設。

為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牽頭作用,山東省召開了全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推進會和3次省級各救助職能部門聯絡員會議,著力推進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工作。同時,依托省社會救助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全省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和動態監測平臺,加強民政與鄉村振興、醫保、殘聯等部門的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分批次下發未納入救助保障的5類重點人群名單,指導各地開展摸底排查,將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截至目前,全省低收入人口數據庫規模已達219.5萬人,其中認定錄入低保邊緣人口22.8萬人。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