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嚴優特”標準引領和規范民政事業發展

時間:2022-08-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陳美秀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西省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構建系統完備、協調統一、面向未來的標準體系,為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強化組織領導 完善標準化建設機制

2020年以來,依托江西省標準化業務管理平臺,江西省民政廳優化標準制定程序,實現地方標準立項申報、征求意見、報審、報批全程網上辦理。同時,優選起草單位,加強與江西省標準化研究院、江西師范大學、江西民政學校等高校院所以及部分優秀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合作,提升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先進性、實效性。此外,全面加強標準全流程管理,在復審中及時廢止《和諧社區建設指南》等滯后、老化的地方標準,修訂完善了《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202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構建結構合理、科學實用、協調配套的新時代民政標準化體系。省民政廳為此專門成立了民政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全方位統籌協調、監督管理此項工作。

隨后,江西省出臺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民政地方標準工作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形成統一管理、分工負責、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全面鋪開、重點考核的工作機制。籌建成立江西省民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相關工作。每年通過以會代訓、集體培訓、經驗交流等方式,加強全省民政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江西省民政廳標準化工作資助和獎勵暫行辦法》,每年投入專項經費用于標準研制、實施和試點工作。

其間,省委書記易煉紅、省長葉建春和常務副省長梁桂先后多次作出批示,強調要加快推進民政標準化建設,促進民政服務規范專業運作。

加快標準研制 構建有機銜接的標準體系

近年來,江西省把加強標準化建設作為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及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殯葬管理等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優先研制急需緊缺標準、支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

針對安全管理,制定出臺《江西省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規范》《養老機構院內感染預防控制規范》《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指南》;針對社區居家養老和農村互助養老,制定出臺《江西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范》《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服務規范》;圍繞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質量,制訂出臺《養老機構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規范》《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技術指南》等。同時,推動標準與法律法規有機銜接,做好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有機銜接,實現依法行政、依標建設。近4年來,南昌、贛州、吉安三地的養老服務項目先后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列為國家級試點項目。

2021年7月1日實施的《江西省兒童福利機構(3歲—15歲)殘疾兒童康教融合服務工作規范》,以促進殘疾兒童全面發展為工作理念,創新社會福利機構的標準化管理和服務,推動了康教融合領域資源整合。

2022年6月出臺的“幸福社區”服務質量星級標準和星級評定規范,包含32大項、111小項工作標準。“江西把‘幸福社區’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納入市縣綜合考核指標體系,采取分級評定、分步推進、動態管理的方式,促進了全省中心城區社區的功能室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雙提升。”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處長范云松說。

省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專項行動,近4年來先后推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指南》《養老機構老年人服務檔案技術規范》等17項省級地方標準的出臺,并將標準化建設要求寫入《江西省養老服務條例》。同時,對標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在養老護理員上崗、養老服務設施設置、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等5個方面作出詳細規定。

2018年以來,江西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40余項民政地方標準,其中省級地方標準27項,涵蓋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區建設、殯葬管理等主要業務。同時,制定社會組織管理、社會工作、區劃地名等領域的標準性文件11個,為標準制定做儲備。

標準化促規范化 有效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在制定標準的基礎上,江西省悉心指導民政服務機構應用標準和推廣標準。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加強監督、執法和宣傳,使民政服務機構的工作水平明顯提高。

第一,推動1320所公辦養老機構、18家兒童福利機構完成標準化改造;推進4家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和11個救助管理站的標準化建設和改造,實現設施建設提擋、管理服務提質、康復能力提升;推進婚姻登記機關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婚登大廳、婚姻輔導室在推動婚俗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改擴建殯儀館90個、建設城鄉公益性公墓近2萬個,推動殯葬改革向縱深發展。

第二,扎實推進31個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其中,吉安市城鎮脫貧解困標準化試點項目細化了25項脫困認定標準,確保民政兜底政策落實。2021年3月,該項目入選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全國試點項目。

第三,建立標準實施監督體系,通過質量檢測、專家評估、現場檢查等方式,定期對民政服務機構的重點領域、關鍵部位、主要設施的標準執行情況開展評估,促進標準實施與民政工作質量提升同步。

第四,推動各地以“法規+標準”的方式開展執法,使民政法治化建設與標準化建設相互促進。省民政廳與住建、市場監管、醫保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同時把《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實施情況作為重點檢查內容,推動解決養老機構消防設施設置不健全、特種設備維護不規范、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生命財產安全。

“建設專業民政,就是要提升民政工作標準化水平,提高民政干部隊伍專業化素質,增強民政特色領域人才隊伍專業技能和能力素養。”江西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生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