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山東省陽信縣推行“1010”創新試點搭建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的平臺

時間:2022-07-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翟 倩

“我們近期準備結婚,既然村里有了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在這辦就行,既排場,又省錢?!比涨?,山東省陽信縣勞店鎮潘家村的程云春興奮地說。

程云春口中的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是近年來陽信縣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的“移風易俗”活動之一——“1010”創新試點工程。

何謂“1010”創新試點工程?

“在10個鄉鎮(街道)創新試點,打造紅事(婚禮婚俗文化主題廣場)、白事(殯葬禮儀服務驛站)各1處,即命名為‘1010’創新試點工程,目的是提倡‘反對浪費、文明辦事’,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節儉、文明的服務場所,搭建一個人人用得起、用得上的平臺?!标栃趴h民政局移風易俗辦公室主任孫連玉告訴記者。

說起“1010”創新試點工程,孫連玉侃侃而談。近幾年來,陽信縣移風易俗及殯葬改革工作典型經驗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典型經驗被外省市借鑒并推廣復制。但是農村的紅白大事也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譬如,在紅事方面,有些小富即安的農民感覺手里有錢了,給孩子在城里買了房,孩子結婚到城里大酒店辦,體面、排場,也有的家庭是因為在農村辦喜事“土氣”,而且沒有舞臺、禮堂,以及像樣的場所,便往城里湊熱鬧。在白事方面則是因近幾年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村、合村并居的村里的老人去世后沒有地方搭建靈棚,有的在自己家樓下車庫里,也有的在高速路下橋洞里,給逝者家庭帶來諸多不便及抱怨。“我們移風易俗辦公室通過平時調研,了解到群眾的這些呼聲和期盼,便萌生了在鄉鎮開展‘1010’創新試點工程的想法?!?/p>

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通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走訪調研,“1010”創新試點工程在各鄉鎮(街道)開展得如火如荼,大家工作務實、干勁十足。

河流鎮在曹家糖坊小區打造了1300平方米的婚禮婚俗文化主題幸福廣場,建設鋼結構板房15間,配齊了桌椅板凳,為小區3000多居民量身定制了紅白事場所。

商店鎮打造了毛張村婚禮婚俗文化廣場和商店鎮人民紀念堂。

流坡塢鎮打造了閆家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及閆家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溫店鎮打造了紅星社區婚俗文化主題廣場及廟楊骨灰堂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金陽街道打造了城西新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及城西新村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勞店鎮打造了坡牛李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南潘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及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信城街道在幸福公園打造了婚禮婚俗文化主題廣場和北園子村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水落坡鎮打造了孟家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與小劉村紀念堂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翟王鎮打造了高家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創新制作了30平方米的流動殯葬禮儀服務驛站車1臺,更人性化地為逝者家庭免費提供便民服務。

洋湖鄉在廟五莊聯合新村“村晚”鼓子秧歌大舞臺打造了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西肖村紀念堂殯葬禮儀服務驛站。

值得一提的是坡牛李村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一走進大院,紅彤彤的“婚禮婚俗文化廣場”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兩旁是寫有鄉村振興戰略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的展板,此外還有“移風易俗除陋習,崇簡尚德倡文明”以及鄉鎮開展移風易俗掠影等內容。“我們村還建成了一個鄉村記憶館,里面有沉淀已久的反應婚俗文化的織布機、紡車、燈籠、笙、斗、食盒、籮子等老物件?!痹摯妩h支部委員兼紅白理事會會長李福祥說,“這些都是婚俗文化的無價之寶,我們會好好保留傳承?!?/p>

河流鎮的安園小區則由小區志愿者自發組織捐款數十萬元修建了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和殯葬禮儀服務驛站,安園小區黨支部書記曹洪澤說:“俺這個小區共有55幢樓、近3000人,以前紅事都去城里大酒店辦,一場婚禮婚宴至少花費五六萬元,老百姓都感覺到這是嚴重的浪費,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啊。再說群眾住上了樓房,白事沒處辦理,老百姓怨聲四起。自從建起這紅白事廣場和驛站,小區的居民就在廣場上辦,一分錢都不用花,全程由村‘兩委’及紅白理事會志愿者參與服務?,F在,老百姓可樂呵呢?!?/p>

如今的陽信縣,隨處可見“崇簡尚德倡文明,移風易俗樹新風”的系列宣傳展板,既有倡導移風易俗的宣傳畫,也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婚禮婚俗樣式演變,還有踐行“十反對十提倡”的標語、新二十四孝圖等,群眾認可度非常高。

勞店鎮坡牛李村村委會主任李清林的兒子今年退伍回家,為響應移風易俗號召,提出了在本村婚禮婚俗文化廣場舉辦婚禮的想法。

信城街道幸福公園婚俗文化主題廣場,應群眾呼聲,擬定于陰歷七月初七在“口袋”公園舉辦集體婚禮,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婚俗文化,倡樹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

為進一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前不久,陽信縣在10個鄉鎮(街道)發放了移風易俗調查問卷,在收回的答卷中,每百人問卷中認為紅白事應該大操大辦的為零;應該簡辦、不鋪張浪費、旅行結婚的43人;應該體面一點去城里大酒店辦婚禮的1人;應該在村里婚俗文化廣場辦的56人。“這證明,我們的工作是有效的,在群眾中已經形成了移風易俗的新風尚?!睂O連玉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在婚俗文化廣場已辦理婚禮10余場次,共節省5萬元。老人去世在驛站辦理喪事的,全部由村里紅白理事會和志愿者主動上門服務,全程免費不收一分錢。今年1月—6月底共辦理喪事1752場,節省1835.4萬元。

“現在的‘1010’只是試點,下一步還將逐步擴面,繼續努力,力爭三年內在320個行政村全部量身打造婚禮婚俗文化主題廣場和殯葬禮儀服務驛站,將陽信的婚喪禮俗文化改革推廣出去,成為紓民意、解民困、急民想、辦實事的亮點工程?!睂O連玉最后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