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2021年社會組織十件大事

時間:2022-01-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為更好地盤點2021年度工作,展示社會組織風貌,激發和引領廣大社會組織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按照“突出政治性、體現重要性、注重導向性、兼顧全面性”的原則,在廣泛征集意見的基礎上,推選出“2021年社會組織十件大事”(以時間為序)。

1、習近平多次致信有關社會組織重大活動,表達對社會組織的高度重視并提出殷切希望

2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百歲老戰士們的回信中強調,多講講黨的故事、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勇敢斗爭。4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倡議亞洲和世界各國回應時代呼喚,攜手共克疫情,加強全球治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6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希望各方秉持“上海精神”,堅守初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深化合作。要發揮民間外交優勢,拓寬各國人民心靈溝通渠道,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多個社會組織集體和個人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和全國“兩優一先”評選中獲表彰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表彰1982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以及1501個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社會組織領域共有1名楷模、23名個人、20個集體上榜。

6月29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決定》,青島市辣椒產業商會黨委書記郭培正等5人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寧波市北侖區紅領之家社會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陳軍浩等7人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黨支部等5個社會組織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3、民政部開展多個專項行動,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為企業減負

3月20日,民政部會同中央和國家機關17部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3個半月的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同步會同2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鏟除非法社會組織滋生土壤 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的通知》。專項行動期間,民政部門共核查涉嫌非法社會組織3852家,其中取締600家,勸散1448家,自行解散203家,引導登記544家,曝光111批次1057個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有效凈化了社會組織發展的生態空間、全面增強了社會各界對非法社會組織的防范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3月至10月在行業協會商會領域組織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進一步降低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規模,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行為。通過減免、降低、規范、查處、通報等措施,清理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現象。

7月30日,民政部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專項整治行動,對全國社會組織進行一次深度檢查,清除一批名存實亡的社會組織,整改一批內部混亂的社會組織,激活一批效能不高的社會組織,進一步優化社會組織結構,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風險,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發展之路。

4、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中作用凸顯

4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并于6月1日正式實施。為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推進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其中提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鄉村振興促進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鼓勵、支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方面參與鄉村振興促進相關活動”。

此前的2月10日,民政部發布《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提出“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指導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和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發布,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

7月1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發布。《意見》強調,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培育扶持基層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支持黨組織健全、管理規范的社會組織優先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服務項目;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激勵政策,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支持建立鄉鎮(街道)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和設立社區基金會等協作載體,吸納社會力量參加基層應急救援。

6、民政部開展第四次“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領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9月3日,民政部發布通知,于2021年下半年組織開展第四次“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工作,在全國范圍內表彰并宣傳推廣一批政治過硬、治理完善、服務專業、誠信自律的先進社會組織,激勵廣大社會組織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自覺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更加主動擔當作為,作出新的歷史貢獻。

7、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9月7日,教育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行政審批及法人登記工作,培訓機構在完成非營利性機構登記前,應暫停招生及收費行為。此舉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8、民政部出臺相關規定,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及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工作

9月9日,《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經過民政部部務會議通過,自2021年10月15日起施行。《規定》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的行政處罰行為,完善行政處罰程序,提升行政執法水平,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12月2日,民政部為規范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工作,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 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以及《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結合社會組織評估實踐,制定《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規定》,實現以評促建,有效發揮全國性社會組織的作用。

9、民政部印發《“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

9月30日,民政部印發《“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組織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為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推動我國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作出系統安排。

10、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

10月27日—28日,2021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江蘇省社會組織展示交流會在江蘇蘇州召開。作為長三角地區首次搭建的社會組織合作交流與資源對接平臺,活動吸引了長三角地區21個城市的400余家社會組織參會,展示風采、交流經驗,共商共建長三角社會組織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共同謀劃和推進長三角地區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助力長江經濟帶建設,促進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1年社會組織十件大事”推選活動發起單位: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北京萬眾社會創新研究院、《中國社會組織》雜志)

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劉麗紅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發力之年,天津市民政局多措并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動全市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推出8項服務措施,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出“零跑動”全流程網上辦理社會組織審批登記服務、建設政府向行業協會商會賦能平臺、建立服務社會組織專家智庫、開展社會組織多彩公益項目等8項服務舉措,不斷提升社會組織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實施專項整治行動,營造社會組織法治環境。高壓態勢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排查非法社會組織線索62個、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437家,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組織法治環境。

以訓代會,助推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圍繞能力提升主題,采取以訓代會、線上線下方式開展社會組織面對面、新成立社會組織懇談會、社區社會組織能力提升、執法案件復盤分析會、社管大講堂等系列專題培訓,全年開展51場次,受訓人員3247人次。

黨建引領,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通過開展“黨旗領航·聚力發展”系列活動,引領全市社會組織積極發揮四個服務作用。在“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中,全市196家行業協會商會通過減免、降低和規范收費,減輕企業負擔5204.03萬元,惠及企業13168家;在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中,全市社會組織積極與西藏、新疆、甘肅、青海等西部地區對接,認領鄉村幫扶項目96個,幫扶資金1854萬元。

(作者系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

奮進新時代 闊步新征程

莊 侃

廣東省民政廳以黨建為引領,以綜合監管為基礎,以專項行動為抓手,以發揮作用為目標,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2021年,廣東省民政廳部署全省社會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印發《省社會組織黨委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行動》。通過開展各項專項行動,規范社會組織運作、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共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3877家,查處非法社會組織291家,關停非法社會組織網站35個、公眾號9個,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78名,追繳贓款贓物價值710.5萬元。引導全省社會組織通過減免、降低、規范收費共減輕企業負擔2.77億元,惠及6.5萬家企業。在2021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捐贈超過1.4億元,參與消費幫扶資金近2000萬元,26家省級社會組織對接援藏援疆項目16個,投入資金400多萬元。

“十四五”時期,廣東將以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民政部《“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的部署要求,主動對標對表,不斷完善社會組織綜合監管制度。一是制訂“三張清單”,即監管內容清單、行業監管部門職責清單和監管制度清單,強化行業監管覆蓋。二是提高“四種能力”,即提高社會組織政治定力、自治能力、動員能力和服務能力,完善社會組織品牌建設標準和制度,倡導樹立行業社會組織品牌,創建基層社會治理示范樣板。三是實現“五項監管”。持續推進“互聯網+”,實施動態監管;緊盯重點領域和敏感組織,實施分類監管;推動聯合懲戒,實施信用監管;加強橫向協作,實施綜合監管;提升基層執法能力,實施聯動監管。

(作者系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省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

社會組織是參與 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李旭丹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社會組織是參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1年,江西省興國縣高度重視社會組織作用,通過“政府搭臺、社會唱戲”,為社會組織和慈善力量搭建平臺。全年累計引入十余家社會組織,累計募捐慈善款物近2000萬元,為全縣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持。

依托中國扶貧基金會“活水計劃”項目和騰訊公益平臺,將社會組織、慈善事業有機統籌,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精神,以第六個“中華慈善日”為契機,舉辦了“模范興國”慈善晚會,線上線下共募集慈善資金近900萬元。

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北京新民社會組織能力建設促進中心聯合發起助老公益項目“銀杏家園”,在興國縣投入資金50余萬元建設了3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為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同時,該項目還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增強防范電信詐騙意識。

上述活動為縣里引入了寶貴的慈善資源,培育了一批基層社會組織,增強了自我造血能力,為建立鄉村振興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下一步,興國縣將繼續解放思想、開智謀遠,以更大的氣魄和決心,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慈善事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為興國縣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源頭活水”。

(作者系江西省興國縣委副書記、副縣長)

社會組織參與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鄧國勝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我國確立了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的戰略目標。這一方面對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出了時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巨大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民政部發布《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鼓勵社會組織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更是為我國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法律保障。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國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數量還不多,真正有專業能力、有創新模式的更少,這就需要廣大社會組織能夠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之中,并不斷提升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能力,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創新模式,為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 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徐家良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的基石,而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中提供著滿足公眾基本需求的作用。在基層治理中,社會組織通過公眾自發組織各種類型社會團體的方式滿足公眾聯誼交友健體的基本需求,體現出和諧友愛的社會風尚,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的作用不可或缺。

區域協同和鄉村振興是維系區域發展均衡和縮小貧富差別的重要舉措,社會組織提供信息溝通、捐贈賦能、技術賦能等各方面的服務,推動信息低頻道向中頻道和高頻道變化,形成信息同頻道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保持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生活水平的同步性和整體能力的提升,進而減少矛盾與沖突,實現共同富裕,助力完成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遠大目標。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

短視頻,打通鄉村振興“線上最后一公里”

楊 潔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年。回望過去一年,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乏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

包括短視頻在內的互聯網平臺,有幸成為鄉村振興的見證者,也是身體力行助力鄉村振興的參與者。

鄉村大地,大有可為。“回農村創業”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新選擇。借助“內容電商”產品特質和多元化內容生態,短視頻正在幫助鄉村實現數字化轉型,帶動鄉村農產品上行和鄉村文旅產業發展。過去一年,抖音“鄉村振興”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超過22億次,抖音農村視頻總獲贊量129億次。短視頻,正在打通鄉村振興“線上最后一公里”。

在短視頻內容電商助力下,“山貨”更好地“走出去”。抖音電商和字節跳動公益推出的“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持續幫助鄉村電商人才發展和成長。

短視頻也在讓外面的游客“走進來”。在抖音“三農”創作者“黔東農倉”和“古村樂樂”的影響帶動下,位于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大山深處的古村“煥河村”,迎來了“高光時刻”,兩個月接待游客數超5萬人次,有效帶動當地文旅產業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促進村民增收。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無論是農產品上行還是推廣鄉村文旅,核心離不開農村經營主體的全方位提升。北京字節跳動及旗下產品,發起“新農人計劃”和“鄉村守護人”等一系列鄉村人才培育計劃,聚焦鄉村人才發展,通過資源支持、運營培訓、創作指導等方式,持續發掘、孵化本地鄉村創作者等“帶頭人”,推動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北京字節跳動企業社會責任部總經理、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12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