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以“滿足雨花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養老需求”為目標,通過創新思路、整合資源、真抓實干、優化服務,突出“三個三”,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
突出“三個導向”
把準養老服務發展“定盤星”
政府引導,強政策保障讓服務“有章可循”。不斷完善頂層設計,2021年雨花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基本形成了以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中心的“1+N”政策保障體系。
市場主導,建交流平臺讓供需“有商有量”。邀請品牌養老服務機構、街道和社區現場交流溝通,促進供需精準對接。一方面讓街道、社區根據自身可利用的閑置資源和老年群體需求,精準選擇不同類型的養老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入駐;另一方面將不同類型的養老服務機構“匹配入住”合適的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多方共贏。
需求向導,促服務提質讓養老“有求必應”。多維度發力,讓“養老”變“享老”。發展“訂單式”養老,為轄區內的獨居、三無、高齡等老年群體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助、家政服務等專業化服務;發展“貼心式”養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定期探訪、助餐、助醫、代購等養老服務;發展“床位型”養老,針對低收入困難老年群體,為老人家中安裝適老化設施設備,提供上門服務。
搭建“三種模式”
按下養老服務發展“快進鍵”
公辦+公建民營推動區級兜底保障升級。率先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在全國最早探索實行公建民營模式,承擔“三無”“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兼顧社會福利性寄養。
專業機構+社會組織養老品牌推動品質發展。大力推廣“發揮機構骨干作用帶動并延伸社區、居家養老”的雁行模式,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寬投融資渠道,激勵支持專業養老機構發展。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引入社會組織參與,在社區舉辦各類興趣班100余個,有近萬人次老年人參加各類學習活動。組織“鄰里守望互助、以老助老”志愿服務,全區各類老年志愿服務團隊50余支;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政府每年補貼120萬元。
“區有院+街鎮有中心+社區有服務站”三級網絡全覆蓋滿足多元養老需求。以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抓手,采取租賃閑置廠房、倉庫等方式建設養老機構,挖掘盤活閑置資源35處。新建住宅小區按照每100戶30平方米標準配套社區養老服務用房,多措并舉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目前,全區基本形成了“區有福利院、街鎮有綜合服務中心、社區有養老服務站”三級全覆蓋網絡。
聚焦“三化服務”
掛好養老服務發展“升級擋”
服務隊伍專業化。在養老隊伍建設上求“專”,加強與長沙市民政學院和雨花區和家護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合作,定期開展全區護理員培訓、護理技能競賽,實現養老護理員上崗培訓率100%。
服務運營規范化。在服務運營上求“精”,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范化建設,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為老年人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服務形式智慧化。在服務形式上求“新”,大力推進“安聯網”工程,建設集信息交互、協調指揮、安全監管、應急救援功能為一體的安全智慧養老平臺系統。加強社區為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實現24小時接收、轉介、處理老年人需求信息和緊急呼叫。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作者: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