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孫 濤 殷彬旗
近期,甘肅省民政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甘肅省“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結合省情實際和民政職能使命,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甘肅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對民政部門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作出全面部署。
明確“十四五”甘肅民政事業發展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5年,甘肅民政系統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基本形成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民政領域治理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更加有效的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規劃》聚焦全省民政重要業務領域,設置了15項主要發展指標、12個專欄、24項工程項目和涉及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的89項重點任務,充分體現和落實“三聚三基”的職責使命,為新時代新階段甘肅民政事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和保障。
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規劃》強調,要圍繞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戰略部署,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增強社會救助及時性、有效性為目標,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思路,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綜合救助格局,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形成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規劃》強調,要積極應對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深刻變化,強化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體系完備、共治共享、和諧有序、群眾滿意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提升基本社會服務質量
《規劃》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立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基本社會服務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加強和改善基本社會服務,健全完善基本社會服務體系,不斷增加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推進基本社會服務制度化、規范化、精準化和均等化。
構建養老服務新格局
《規劃》強調,要全面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推進養老事業發展的戰略部署,立足全省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服務轉型需要,聚焦短板弱項,聚焦人民群眾期盼,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形成符合甘肅實際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規劃》聚焦群眾關切,回應社會期盼,還提出了許多新舉措。例如,到“十四五”末,實現全省火葬區和人口40萬以上土葬改革縣(市、區)殯儀館全覆蓋,40萬人口以下土葬改革縣(市、區)殯儀服務中心全覆蓋,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座公益性公墓或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推進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實現鄉鎮(街道)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50%,形成層次清晰、功能互補、區域聯動的養老服務網絡;穩步提高低保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費支出增速,力爭農村低保標準占城市低保標準比例達到75%;加快推動精神障礙康復服務缺口較大、設施空白的市(州)新建民政精神衛生福利設施;實現救助管理服務網絡縣(市、區)全覆蓋,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討人員接送返回率達到100%等。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