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陳其法
為了讓老人們安度晚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建設施、強服務,不斷匯集社會力量關愛困難老年人群體,統籌推進養老事業發展,初步構建起醫養康養結合、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專業服務能力
4月28日,從廈門治病回來的黃淑貞阿姨回到了泉港區中心敬老院。“她總嘀咕著要回來呢。”黃阿姨的女兒一邊介紹治療的情況,一邊講述老人急于回敬老院的心情,同時向護理員囑咐關于老人換藥、吃藥的注意事項。
電梯口,在院老人連兜妹覺得自己表現不錯,反復請求護理員給她“多記幾個工分”。護理員耐心地哄著老人上電梯回了房間。
“敬老院規劃的是120張床位,后來把護理員休息的房間都騰出來,增加到近140張床位,還是供不應求。”區民政局局長劉開南說。
2019年度,泉港區中心敬老院被福建省民政廳評為五星級養老服務設施。然而,區中心敬老院建院之初,需要破解的難題可真不少。其中,招聘護理員就是大難題。敬老院費了很多心力,招到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護理員,有的甚至不怎么認識字。針對護理員文化水平有限、護理常識不足等問題,區民政局聯合人社局開展了多期養老護理員專項培訓。敬老院護理長也一遍遍講解、實操演示,直到護理員的操作準確無誤。漸漸地,護理員掌握了基本的護理技能。
近三年來,泉港區加大財政投入,新建、改建了一批養老服務設施,逐步形成了區、鎮、村三級養老服務圈。公建民營的區中心敬老院就是由閑置的原山腰鹽場職工醫院翻建而成,引進專業機構負責經營。今年,該區還將投入2000萬元對區中心敬老院進行改擴建。
同時,泉港區出臺一系列政策,切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對入住期滿一個月的60周歲以上泉港戶籍老年人,按生活完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三個類別,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750元、1000元補貼。自2018年12月政策實施以來,累計發放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補貼250多萬元。2020年,全區落實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運營補貼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運營補助資金近70萬元。
加強規劃引領,服務設施全面升級
“十三五”期間,泉港區財政投入約850萬元新建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38個、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4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個。投入250萬元,在全區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站中選取5個服務站點作為夕陽紅康樂服務站,委托專業養老服務團隊運營管理,開展為期三年的文娛健身、義診、健康講座等敬老愛老活動。
此外,區財政每年列支600多萬元預算,用于分散供養特困老人的照料服務,確保其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開展特困人員養老服務需求摸底工作,建立特困老年人基本信息數據庫,優先集中供養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和涉及拆遷的困難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100%。
按照泉港區編制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2019-2035)》,該區計劃先在有條件的鎮(街道)各建設1-2個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并逐步向全區推開;在各鎮(街道)建立一個綜合型敬老院;籌建集養老、醫療、護理員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養老孵化基地。有了規劃引領,泉港區養老事業走上了充滿活力的健康發展軌道。
科技助力,困難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全
峰尾鎮誠峰村的留守老人鄭玉珠長年患病,生活無法自理,日常生活由丈夫照顧。2020年,泉港區民政局協調資金,為其安裝了“云守護”智能監控系統。通過此舉,鄭玉珠在外務工的子女可以隨時了解老人的生活情況,老人也能便利地與子女孫輩們溝通。
2020年以來,區民政局對95名不愿到機構養老的特困老人提供上門專業護理、遠程監測等服務。2020年,全區還投入73.7萬元,為737個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
“十三五”期間,區民政局為全區320戶“三留守”困難家庭安裝“云守護”智能監控;投入1289萬元實施“互聯網+居家養老助殘服務”項目,向全區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等困難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發放一鍵呼救功能老人手機,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助潔、助殘等上門援助服務。
公益暖心,營造助老愛老氛圍
前黃鎮鳳南村的連清法老兩口,兒子去年因病去世。泉港區民政局干部多次上門進行心理疏導并予以關愛幫扶,先后幫他們實現了添置電風扇、毛毯等微心愿,老人悲痛的情緒漸漸得以平復。
2018年至今,泉港區已連續開展四屆“505”微心愿活動(每年面向全區101個村和社區,各征集5個貧困家庭的微心愿,故稱“505”微心愿活動),重陽節期間還專門舉辦面向老人的專場微心愿活動。2018年到2020年,全區共征集到困難老年人微心愿2751個,主要是添置風扇和電磁爐等,少數特殊困難家庭申報的是洗衣機、冰箱等大件,這些微心愿全部得到滿足。2019年12月,該項目榮獲第二屆“推進機制活,建設新福建”機關體制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
泉港區民政局還向區家園義工協會、區助老服務志愿者協會購買服務,組建區級助老志愿者隊伍1支、鎮級助老志愿者隊伍7支、夕陽紅康樂服務志愿者隊伍10支,為困難家庭老人提供剪發、洗衣做飯、打掃清潔等助老志愿服務。此外,還開展了“百企進百村”敬老助老活動,共動員17家愛心企業捐助資金100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