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兩博一碩”當選肥東農村社區當家人

時間:2022-01-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2021年12月11日,安徽省肥東縣村(居)“兩委”換屆選舉落幕。讓其他鄉鎮羨慕的是,石塘鎮有三名合肥市發改委選派到農村的名校高材生當選社區“當家人”。紅光社區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郭柏宏在就職宣言時說:“我感到身上的擔子很重,作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博士生,我堅信有能力有信心為鄉村振興賦能。”

1993年出生的郭柏宏,是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帶著自己的執著和夢想,把第一份工作設在紅光社區:“我既然是一竿子插到底,那就要摸清基層脈絡,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帶領鄉親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同合社區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程坤鵬表示,“到基層任職源于一種使命感”。1990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縣的程坤鵬,是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選擇,但他卻以為自己出身農村,熟悉農村生活,對農村很有感情,想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1994年出生的盛文杰是三個人中最年輕的,這個畢業于南京大學的工科碩士,不僅有銳意進取的干勁,還有著“盡最大努力當好群眾貼心人”的細膩溫情。成為馬集社區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第二天,盛文杰自費為10 名生活困難的村民購買了生活用品,組織村“兩委”開展“冬日送暖”困難群眾慰問活動。

名校高材生到村里擔任書記、主任,給當地帶來了什么?回答最多的是“模范帶頭作用”。他們自發在石塘鎮政府設立了“自習室”,定下了每周三開例會的規矩。白天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研,晚上研究怎樣做好鄉村治理。一有空,三人就在“自習室”里交流各自的工作經驗和體會。很多思路在這里鋪開藍圖:他們積極對接合肥市發改委,成功將石塘鎮的重點項目——合肥東部現代智慧物流園納入合肥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

經過一年多的打磨,他們也初步規劃出各自社區的發展方向。郭柏宏認為,紅光社區要做優農業,應通過推進實施增減掛項目,保障農業用地規模化、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加大優質農產品供給,夯實紅光產業發展基礎;要依托合肥現代智慧物流園建設和浮槎山文旅開發,引導農副產業要素集聚,推進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融合,把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需搭建“紅色微光”黨建微陣地,建立健全留守群體保障體系,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2020年疫情期間,程坤鵬注意到大量村民滯留在家,無法外出務工。他便聯系大學同學創辦的勞務企業,無償為上千名群眾提供了就業服務。對于同合社區的發展,程坤鵬從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為村民謀福利入手,“想把事情做好做實,就得多進村入戶,少坐辦公室,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程坤鵬表示,2022年,將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增減掛項目點安置開工監督收尾、美麗鄉村建設、土地流轉、民政社保、糾紛調解等工作,圍繞黨建引領促進同合社區鄉村振興,讓同合社區的老百姓生活再上一個臺階。

盛文杰的第一步棋是推動馬集社區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圍繞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工作主線,將馬集社區黨委建設成為堅強的基層戰斗堡壘。第二步棋錨定工作重點,以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主線,聚力推進馬集社區全域增減掛項目、馬集工業園規模擴張、浮槎山旅游開發、人居環境整治、民政社保、疫苗接種等民生工作,快速辦、精妙辦、細心辦,盡力辦好群眾實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們三人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人的理想和責任。從2020年10月進入社區當書記助理,到現在的社區“當家人”,三個人的辛苦付出,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認可,2021年三人均被評為“石塘鎮優秀共產黨員”。

石塘鎮黨委書記李前進夸贊到,他們懷抱一腔熱情和夢想,更深入地思考村子的未來發展和規劃,一年來圓滿完成了所在村的工作任務,“石塘鎮實現鄉村振興需要人才引進,鄉鎮工作涉及各個領域,博士們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積極和市里相關部門聯系,為村里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招商引資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村里群眾也對他們寄予厚望,郭柏宏當選后,一位86 歲的老黨員對她說:“你年輕,好好干。”

據肥東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27個城市社區、222個農村社區全部實行觀察員制度,其中,進行“一票選舉”的有49個,實行“定崗選舉”的有18個。像郭柏宏、程坤鵬、盛文杰這樣的高學歷人才被選為社區“當家人”的很少,盡管如此,他們帶來的新鮮理念、先進的管理方式和豐富的社會資源,對推進鄉村振興大有助益,希望有更多的博士、碩士到肥東干事創業。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19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