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氣溫驟然降低,西安這座古城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一同而來的新冠疫情以迅猛之勢打破了瞬間的美好。新增確診病例由0到1000+,只用了短短21天。疫情發展速度之猛烈,讓人有點猝不及防。
一時之間,人們原有的生活狀態被驟然破壞;一時之間,這座超千萬人口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一時之間,各種不安與急切的心情隨之而起。
西安疫情暴發后,整個城陷入了緊急戰疫狀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陜西省民政廳黨組按照省委的要求,積極響應,緊急安排廳機關和直屬單位25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一線。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條條志愿信,成為了戰疫最有力的行動。當車水馬龍歸為清冷平靜,民政人卻紛紛投入到各自新的“角色”中。他們化身為社區里的核酸檢測秩序員、物資配送保障員、信息數據統計員……他們無畏逆行,沖鋒在前,抵住了風雪嚴寒,將“民政溫度”傳遞到群眾心間。
連繼龍:“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激勵著我干好每件事情
在漢城街道蔡家社區,一位身著防護服,背后寫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幾個大字的防疫隊員成為了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22年1月2日,是民政廳機關黨委(人事處)連繼龍下沉漢城街道蔡家社區的第5天,他按慣例穿好防護服,準備將居民核酸檢測的試管打包,社區干部問需不需要在防護服上寫字時,他想了想說,那就寫上“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幾個字吧。“在這個特殊時刻,這8個字,對于激勵我干好每件事情,應該更有意義。”連繼龍說。
“疫情防控是一項科學嚴謹的工作,服務群眾容不得一點馬虎。”連繼龍談起自己在社區的工作時感慨地說。他負責核酸檢測時居民身份核驗和試管打包工作。樣本打包工作是核酸檢測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將裝有核酸檢測棉簽的試管進行封管,然后掃碼上傳信息,再將打包好的樣本交由專人送檢。因為要與所有人的檢測結果直接接觸,因此有較高的風險。他時刻提醒自己細致細致再細致,堅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完成每天任務。5天的時間,他已累計完成樣本打包1230余管,12300余人次。
因為防疫物資緊缺,在每次6小時的檢測中,為了節約防護服,連繼龍中途不喝水,也不去衛生間。但在社區工作中收獲的所有感動讓他戰勝了一切的困難。“親愛的shushu阿姨,您們辛苦了。我希望yi情趕快結束。并祝您元旦快樂!西安加油!”元旦那天,社區里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做完核酸檢測后,親手送給他一張新年賀卡。看到上面稚嫩的語言,溫暖著連繼龍的心,也激勵著他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
何歡:“咱是黨員,就得干出黨員的樣子”
“咱是共產黨員,這時不上啥時上?”這是陜西省康復輔助器具中心何歡下沉曲江街道羊頭鎮社區報到的第一天,在社區辦公室里,聽到一位60多歲的老黨員自愿申請參加防疫時說的一席話。瞬間,何歡被感動了,一位老人都在不顧一切為抗擊疫情奔波著、努力著,而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干部,更加責無旁貸。
“您家里還需要些什么?”“今天您體溫是否正常?”“您最近的具體行程都有哪些……”每天,何歡都會與無數個社區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電話詢問回訪,同時她還負責街道辦分配的大數據篩查人員電話核對及特殊人群統計,協助做好居家隔離人員封控、核酸檢測刷碼等輔助性工作。從前期的行程流調、電話跟蹤,到后期的隔離落實、物資配發、健康監測,她往往是連續多天,幾乎不眠不休地工作。從12月29日以來,已累計完成居家隔離人員信息登記460余人,參與封控隔離人員80余戶。
連續高強度連軸轉的工作讓何歡的嗓子啞了、吃飯喝水都要擠時間,但她卻沒有絲毫怨言,老黨員榜樣的力量一直激勵著她,她說:“黨組織把任務交給我,我一定會把任務完成好。咱是黨員,就得干出黨員的樣子!”
關龍:“只要我們的速度快一點,群眾就多一份安全”
“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和病毒賽跑,只要我們的速度快一點,群眾就多一份安全,多一絲溫暖。”社會事務和殯葬管理處的關龍從沒有像這樣忙碌過。疫情當前,許多人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關龍卻開啟了“快進”模式,爭分奪秒地為居民保駕護航。
12月28日,他支援郭家口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社區分工,參與了社區核酸檢測現場人員引導、秩序維護;勸說小區內閑散人員回家,避免聚集;協助管理小區內設置的2個蔬菜便民點,引導小區居民有序購買蔬菜;參與發放暖心蔬菜等多項服務保障工作。
“當穿上‘大白’的衣服,我深感責任更重了。”關龍感慨地說。在社區任務較重、人員較為緊張的情況下,關龍主動請纓,負責為華府御城西區1500多戶居民錄入核酸檢測信息。雖然嚴寒刺骨,反復的消毒使雙手麻木,連續多個小時不能喝水和上廁所,但是,他堅持不休息,始終保持最快的速度,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每戶的信息錄入工作。
趙婧:疫情擋不住溫情,用行動傳遞溫暖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響亮的聲音在曲江街道曲江中心社區上空回蕩。大家堅定地舉起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那一刻“不忘初心、抗疫有我”的激情涌上趙婧的心頭。
“謝謝,謝謝!”這是養老服務處的趙婧成為志愿者以來聽到的最多的話語。維護核酸檢測秩序時,她看到一位老爺爺推著坐著輪椅的老奶奶排在長長的隊尾,立即上前引導,開辟綠色通道,幫助他們快速進行核酸檢測。沒想到做完后,老人特意繞路過來對她說:“小姑娘,太感謝你了!”疫情雖然隔斷了大家的距離,卻沒有隔斷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情感。作為一名女性,在下沉社區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但這些暖心的話語讓她感到關愛備至,心中充滿了感動與溫暖。
“媽媽,媽媽!”遠處傳來熟悉的聲音,正在維持核酸檢測秩序的趙婧一時不知所措,沒想到兒子能認出已經全副武裝成“大白”的她。此刻,她多想擁抱下孩子,可是,她卻對孩子揮了揮手,隨著隊伍快速前進,聽著孩子一聲聲地喊著媽媽離開,趙婧不禁有些淚目了。
江春生:把初心寫在抗疫戰場
“防疫物資現在十分緊缺,需要緊急調配。”“社區里核酸檢測排隊人數較多,急需志愿者……”只要電話一響,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的江春生就立刻趕往雁塔區建工路社區司法廳家屬院里的各個角落。由于他下沉的司法廳家屬院為老舊小區,各項設施和條件都不完善,從進入小區的第一天,他從帶頭打掃整理衛生開始,到逐人逐戶排查住戶情況、健全組織招募志愿者、買藥送菜服務困難群眾等多項事情,他都親自落實。同時,他還細化完善網格管理和責任分工,努力讓小區的疫情防控越來越精細規范。
針對社區物資匱乏的實際困難,他還積極鏈接資源,為社區爭取了一批慈善捐贈的防疫物資和食品,解了基層的“燃眉之急”。
“越是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越能檢驗一個黨員干部的忠誠和信仰、責任與擔當。”江春生說,社區工作瑣碎而又艱辛,他每天都在為身邊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感動著,也激勵著自己把初心寫在抗疫戰場,堅定了他為民服務的信心和決心。
祁樂:扶殘助弱,在抗擊疫情中體現民政溫度
“來到社區6天來,已累計協助7個小區進行核酸檢測約2萬人次。”多天的連續工作,讓兒童福利處的祁樂和志愿者感到疲憊的同時,也在不斷刷新著他們的工作效率。
維持秩序、傳遞試管、補充物資、解答疑問……在社區,祁樂主要負責核酸檢測等服務性工作,他在盡心盡力做好面上服務的基礎上,將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放到社區老弱病殘幼等特殊群體身上。
一次,一名盲人青年在家人陪同下進行檢測,由于著急,兩人信息刷入了不同的檢測通道,家人和青年都面露難色。祁樂趕忙跟青年家人說:“你去檢測,我帶他。”之后,攙扶著青年,細心引導他完成“摘口罩了”“張大嘴巴”“可以帶上了”“這邊走”等每個程序,在精心服務中讓盲人青年徹底消除無所適從情緒,順利完成檢測。
在社區經常會出現老年人因對手機操作不夠熟練,堵在通道口無法錄入信息,自責、抱怨或焦躁不安,影響了整個檢測進度。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祁樂都會主動幫助操作,引導他們完成檢測,盡最大努力讓他們在防疫中安心。
“我想讓這些老年人、殘疾人感受到民政的溫度,在疫情面前,我們始終在關注和幫助著他們,讓他們心里感到絲絲暖意。”祁樂的一席話溫暖著我們。
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描繪出這個冬天最溫暖的畫面,展示了民政人的抗疫精神。這一段段發生在身邊的抗疫故事,只是陜西民政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個縮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彰顯了“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擔當,展現了“柔情似春風”的赤子丹心。他們婉若是點點星光,簇擁成驅散疫情陰霾的光輝,給人們帶來信心、帶來希望,也讓我們堅信:天,很快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