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婚俗改革讓幸福+1℃

時間:2021-10-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婚俗講座、集體頒證、家庭婚姻輔導、集體婚禮……這一幕幕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早已成為常態。近年來,濱湖區積極響應民政部號召,大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出臺《濱湖區婚俗改革實驗試點工作方案》,宣傳倡導現代文明簡約的婚禮儀式和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婚俗改革實驗試點工作也被寫進《2021年濱湖區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濱湖區2021年度社會事業領域主抓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搭建婚姻家庭輔導平臺、弘揚“和合”婚姻文化等,引導婚姻當事人自覺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舊俗陋習,培育文明健康的婚俗文化。

婚姻輔導,為愛護航

結婚是人生大事,結婚登記飽含了新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5月20日和21日兩天,濱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共辦理結婚登記226件,單日登記量是平日業務量的六七倍。“520”當天,前來登記的新人們還收獲了不一樣的“禮物”:一場特殊的婚姻沙龍講座。

“女孩子要學會愛對方的家人,特別是對方的父母。男孩子不需要太理性,有時給女孩子一個肢體接觸或一個眼神就足夠了。”講座中,“幸福+1℃”心理咨詢專家王靜雯侃侃而談,給新人們傳授“婚姻保鮮秘方”。

濱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王海華告訴記者,“幸福+1℃”婚姻家庭輔導項目由區民政局和婦聯共同實施,已納入區惠民實事項目。婚姻家庭教育課程覆蓋全區78個社區。2020年受益群眾達10151人次,超出預期目標人數11.7%,課程好評度在90%以上;2021年,計劃為全區社區送課312節。

據濱湖區婦聯副主席王瑛童介紹,為了確保婚姻輔導課程質量,對承辦機構和課程菜單進行了多輪考察。堅持“以課程質量論英雄”,組織居民“點菜選課”。今年更是再度升級“幸福+1℃”品牌,一方面,在課程內容上更加貼合社區人群需求,圍繞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等家庭教育主題展開輔導;另一方面,在課程形式上更注重寓教于樂,通過互動體驗、案例演示,讓新人能更好地吸收知識,學以致用。

在寬敞明亮的婚姻登記大廳,新人們往往會拿起桌上的“幸福錦囊”觀看。“幸福錦囊”全稱為婚姻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與區婦聯共同制作,對婚姻家庭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和矛盾進行解答,普及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基本知識。

“輔導既要解決普遍性問題,也要關注個性化問題。”王瑛童介紹說,針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通過心理咨詢、成長賦能、科學干預等方式進行個案輔導,將關懷送到新人身邊,為幸福增加1℃的溫暖。

婚事新辦,崇德尚簡

“祝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以一顆寬容的心善待、包容和理解對方,共歷人生風雨,共創美好家園。”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無錫市民政局副局長李恒在濱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頒證儀式上為前來領證的新人送上祝福。

為了這一刻,黨員徐瀏早早就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了預約登記,與女友樂慧婷共赴幸福之約。和其他50余對預約登記的新人一起,佩戴著黨徽鄭重承諾:從此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鐘愛一生。

與徐瀏類似,陳超和女友王雪冰也早早來到婚姻登記處,但遺憾的是,兩人沒有佩戴黨徽,看到徐瀏他們戴著黨徽準備參加頒證儀式,陳超也動了心,向工作人員詢問,能否參加?

面對陳超的詢問,工作人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備用黨徽,交到陳超的手上。陳超和王雪冰覺得,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參加集體頒證儀式,很有紀念意義。

2020年底,濱湖區入選第一批江蘇省婚俗改革試驗區,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入選第一批江蘇省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試點單位。在采訪中,王海華略帶得意地告訴記者,婚姻登記處打造“和合”文化品牌,讓新人感受新婚俗的魅力。

據王海華介紹,很多新人登記前等待之余,都會到婚姻登記處“和合”文化展示墻前駐足欣賞。在櫥窗內,展示了惠山泥人非遺傳承人趙建高制作的泥塑作品《江南婚慶》,一支迎親隊伍正在敲鑼打鼓地走過街道,泥人臉上的笑容惟妙惟肖,展示了喜慶、熱鬧的江南傳統婚俗。旁邊的觸摸屏上,新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擊瀏覽“和合”婚姻文化的相關內容,助力營造和諧合好的美好婚姻氛圍。

家風家訓,共沐風雨

在多年的婚姻登記工作中,王海華見過眾多分分合合的身影。在她看來,婚姻不僅僅是夫妻雙方的事情,更受到家庭的影響。在經營婚姻的過程中,好的家風尤為重要。

“家風家訓,都是各家各戶祖輩傳下來或者自己總結編寫的。在小區內曬家風家訓就像寫了承諾書。”在濱湖區蠡湖街道美湖社區近日舉辦的“最美家庭講好家訓”活動中,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紀曉東如是說。

紀曉東介紹,這些家風家訓里提到的“孝敬父母、和睦鄰里、夫妻相敬、婆媳相讓”等內容,不僅釘在墻上,更是“釘”在居民的心里,成為培養傳統美德的“營養大餐”。

除了公開亮出好家風好家訓,美湖社區還定期邀請社區里的典范講述在家庭教育、夫妻相處等方面的經驗,傳遞身邊的好故事、好聲音、好家風。

濱湖區民政局副局長周華介紹說,濱湖區在推進婚俗改革的過程中,注重文化教育,為廣大適齡青年提供正確的價值引領。將家風家教作為家庭建設的重要內容,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廉潔從政,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不斷深入宣傳道德模范,推動家庭美德和個人美德建設。

倡導婚俗改革,志愿服務為其增添了一抹亮色。無論是在人流如織的濱湖萬達東廣場宣傳民法典,還是在婚姻登記處合理引導,都可以見到志愿者的身影。在河埒街道蠡橋社區,志愿者向社區居民發放“倡導簡約婚禮、推進婚俗改革倡議書”,倡樹文明新風。

婚俗改革是時代所需更是群眾所盼。今年9月,濱湖區入選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周華說,在遏制婚俗不正之風的基礎上,濱湖區將與時俱進,時刻關注公眾需求,提供多元化、健康向上的婚俗服務,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通過婚俗改革,搭建起了民政部門與廣大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濱湖區副區長胡巍說,要構建起以登記場所為陣地、社區教育為支撐、社會宣傳為網絡的婚俗改革立體化宣傳教育體系,在推進移風易俗、增進人民福祉上形成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從組織、宣傳和對接服務上精準發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