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建設12個街(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示范項目、新建10個社區老年人認知癥服務中心、改造升級100個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培育扶持100個社會組織公益服務項目……4月10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與會市人大代表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選出了2022年南京將重點實施的10類民生實事項目。其中與民政事業相關的涵蓋養老服務、未成年人保護、社區服務、社會組織四類。
守護“一老”:
新建10個社區老年人認知癥服務中心
認不出親人,忘記身在何處,找不到回家的路,記不清吃沒吃飯、吃沒吃藥,突然大吼大叫……這是認知癥老年人及其家屬每天都要面對的挑戰,令人身心俱疲。
如今,南京市棲霞區的認知癥老年人及家屬生活有了盼頭。為了緩解認知癥老年人家庭照護壓力,提升養老服務機構照護能力,棲霞區馬群街道百水芊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將提檔升級,建設南京市棲霞區老年人認知癥照護中心。
認知癥照護中心設置了綜合評估區、認知刺激區、認知康復區、認知訓練區、家庭互動區等多種功能區,通過沙盤治療、音樂治療、園藝治療、烹飪治療等方式,幫助認知癥老年人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在今年南京市民生實事項目中,明確提出新建10個社區老年人認知癥服務中心。市民政局出臺《南京市社區老年人認知癥服務中心建設行動方案》,在條件相對成熟的主城區開展認知癥服務中心建設試點。3月底,主城6區完成10個認知癥服務中心的選址,目前9個已開工建設,其中4個已建成。
此外,提升為老服務水平是十大民生實事的重要一項,明確要增加老年教育服務供給,新增1所老年大學,新增50個老年教育社區教學點,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鼓勵提供個性化為老幫扶,為20萬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開展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志愿陪伴等上門服務;打造24個示范性社區銀發助餐點,完成3600戶失能、半失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方便老人居家頤養;滿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000張。
為了扎實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南京市召開養老服務工作部署會,完成養老民生實事任務分解,已有11個區完成上門服務組織招標工作。市民政局聯合市財政局下發《關于調整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和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補貼標準的通知》,為各區適老化改造項目實施提供依據,3個區已完成適老化改造需求摸底。
據了解,南京市民政局已指導全市12個區選取老年人口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社區或沿街門面打造示范性助餐點,已完成25個示范性助餐點的選址并開工建設,有8個區建設完成14個示范性助餐點。全市各區已明確20家養老機構建設清單以滿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持續照顧需求,完成選址19家,完成裝修6家,其中有3家養老機構實現新增養老床位393張。
保護“一小”:
建設12個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
在今年的南京市民生實事中,將著力提高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能力,建設12個街(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示范項目,實現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全覆蓋。
南京市明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要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六大保護”職責,全面落實鎮(街)范圍內未成年人保護和兒童福利相關工作,具有八項功能。
——業務辦理。協助兒童督導員做好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感染兒童、重病重殘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費用的申請認定;做好因突發事件導致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接待來訪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回應未成年人的合理訴求,做好幫扶工作。
——政策宣傳。宣傳及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法規政策;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等活動。
——走訪巡查。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病重殘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定期走訪巡查,并落實風險等級評估,進行“四色管理”。
——信息管理。做好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的維護,及時準確采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基礎數據,建立信息檔案,并做好動態管理。
——救助保護。建立健全包括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等在內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為遭遇家庭暴力、虐待等問題的未成年人提供臨時庇護、調查取證、醫療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服務的資源鏈接。
——社會關愛。督促相關部門面向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家庭普及育兒知識;指導未成年人監護人履行撫養義務和監護責任;增進家庭情感鏈接和親情交流;協助學校和村(居)開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提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開展兒童社會化引導促進社會融入。
——個案會商。組織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兒童社工、警察、醫務人員、法律專業人員、心理工作者、熟悉案情的其他人員對復雜個案開展會商,形成會商紀要。
——統籌謀劃。定期召開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構工作會議,研究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大問題、重要事項和重點個案;分析評估本轄區未成年人的監護、健康和教育狀況,制訂相應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負責村(居)兒童主任的業務指導,督促其開展好各項工作。
今年,南京市民政局將通過分解任務、發布指引等方式,指導各區開展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工作,計劃2024年實現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的目標。
社區提檔:
改造升級100個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把社區建設成舒心便利家園,也是南京市民生實事的重要一項。今年,南京市提出要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實現全市綜合網格微信群全覆蓋,方便市民咨詢政策、反映訴求;打造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改造升級100個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培育扶持100個社會組織公益服務項目。
目前,全市部分社區受土地空間、人口密度、資源供給等因素影響,存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足、設施陳舊以及利用率不高等問題,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南京市民政局今年將在全市加大新建改建、共建共享力度,挖掘各類資源載體,豐富合作形式,增加社區服務用房面積,全年計劃完成100家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提檔升級。
這輪提檔升級將在社區黨組織帶領下實施,居民代表全過程參與,并引入專業組織和機構支持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設置、運營、維護。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空間改造以“鄰里中心”“社區客廳”為定位,遵循“小辦公、大服務”原則,突出綜合化、便捷化、親民化、智能化,實現最便利的空間給居民辦事、最大的空間給居民活動。
此外,依據《南京市公益創投管理實施辦法》,市民政局2022年度共安排市級公益創投培育扶持項目109個,其中社區公益類項目28個,福利慈善類39個,專業綜合類項目7個,精神文明類項目9個,其他有利于加強社會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公益項目26個,合計投入項目金額達到1190萬元。
市級培育扶持項目將帶動全市各區、街道社會組織公益服務的開展,提升社區社會組織品牌化程度,進而滿足社區居民日益豐富的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