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學法普法下足力氣 依法行政更有底氣
——河南省洛陽市民政部門推進依法行政紀實

時間:2022-02-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董華武 王遜鵬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為了民政服務對象的基本權益,我們要堅決不打折扣。”近日,河南省洛陽市民政局報送的相關案卷獲評河南省民政廳2021年度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案卷優秀執法案卷。在隨后召開的機關干部大會上,洛陽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安占立這樣勉勵全體黨員干部。

設立法規科,配備法律專業人員,狠抓培訓學習與規范提升,堅持以案促改……一項項務實舉措轉化為洛陽市民政系統依法行政的底氣,轉化為人民群眾對民政法治建設的獲得感。

學法普法不欠賬

“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是干好事情的重要前提。”提及洛陽市民政局法規科的“前世今生”,法規科科長涂必國如此感慨。

在法規科成立之前,洛陽市民政局的法規事務都由1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兼職處理。既非法律專業,又非主打業務,處理法規事務經驗缺乏,力不從心。

沒有法規保障,民政事業發展就缺乏穩固的根基。為了補上依法行政能力薄弱的短板,2016年初,經過與市編辦多次協調,洛陽市民政局法規科正式成立,結束了依法行政工作人員兼職的歷史。趁熱打鐵,市民政局以公務員招錄的形式,專門招錄了1名法律專業工作人員。目前,法規科4名工作人員中,2人是法律專業畢業,另外2 人正以自考方式攻讀法律專業。

設立法規科室、配備專業人才隊伍只是邁出了關鍵一步,全市民政系統樹立堅守法治信念依然任重道遠。

在涂必國的印象中,剛開始以“參加會議脫不開身”“著急向上報材料”“不涉及執法問題”等各種理由不參加法規科組織的培訓的干部有很多。

“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是每名公職人員的職責所在。作為民政干部,學法普法是義務,也是硬任務!”洛陽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扛起了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專門召開會議對全體干部職工強調學法普法的重要性。

“小周,你休假期間,局機關舉辦了1期法律知識培訓,我們對培訓進行了錄像,還望你將課程補上,將課后題作答后發給我們。”2021年7月下旬,剛休完假上班的第一天,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小周就收到了法規科的“追債單”。小周很快通過錄像補上了培訓課程,高質量交上了課后作業。

在洛陽市民政局黨組的高度重視和常抓不懈下,“學法普法任務要堅決完成,決不欠賬”成為全市民政系統的共識。

近年來,洛陽市民政局制定下發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學法計劃、年度公務員培訓計劃,把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納入干部培訓計劃,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學法、全員法治專題培訓、法律知識測試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開展國家安全日、未成年人保護法、憲法宣傳周等宣教活動,教育引導全市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將法治思維貫穿到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

依法行政不動搖

在推進依法行政的過程中,洛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遇到了很多困難。這一點,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李欣感觸頗深。

近年來,洛陽市社會組織發展勢頭良好,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社會組織1132家,一些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社會組織不年檢、不活動,呈“僵尸”狀態。

“我們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是為了給社會提供專業服務。這些‘僵尸型’社會組織擠占社會資源,損害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必須清理!”在一次月工作會上安占立提出明確要求。

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的消息傳開后,不少社會組織負責人打招呼、軟磨硬泡,“各顯神通”。甚至有的社會組織負責人怒氣沖沖來質問:“民政部門是為人民服務的,你們這樣做是為民服務嗎?”“利用執法手段加強管理就是為了更好地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李欣和同事耐心地解釋。

從2021年8月到12月,近5個月的風風雨雨,100多個日夜的攻堅克難。洛陽市民政局開展了“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對近兩年連續未參加年檢(年報)的社會組織,自取得登記證書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社會組織,近兩年未按照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對外開展活動的社會組織,通過登記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方式無法取得聯系的社會組織進行集中整治。采取撤銷登記、吊銷登記證書、注銷登記和限期整改四項措施,落實“一案一策”要求,分類對“僵尸型”社會組織進行處置,既不“一刀切”,也不“一棒子打死”。截至2021年底,全市582家“僵尸型”社會組織得到治理,共撤銷社會組織221家、注銷197家、限期整改154家。

李欣告訴記者,專項整治行動后,全市的社會組織加強黨的建設和自身建設,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征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思路清,方向明。盡管在依法行政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全市民政系統始終堅持依法行政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保障服務對象基本權益和促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安占立說。

攤上官司心不虛

“不惹事,攤上事也不怕事。” 說起去年成為被告的經歷,洛陽市孟津區婚姻登記處主任劉國強底氣十足。這種底氣來自于他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熟稔和對依法辦事準則的堅持。

2021年7月,孟津區婚姻登記處收到區農業銀行代理律師調取石某婚姻登記信息的要求。按照《婚姻登記檔案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區婚姻登記處在審驗兩名代理律師的律師證、案件代理授權委托書、法院立案通知書及律師事務所介紹信并復印存檔后,向律師提供了石某的婚姻登記信息。

2021年10月,石某向法院起訴孟津區婚姻登記處泄露其個人隱私。經法院審查孟津區婚姻登記處向孟津區農業銀行訴訟代理人提供加蓋公章的婚姻登記信息處理表復印件,符合法律規定,并無不當,駁回了石某的訴訟請求。盡管石某后來又提起上訴,但結果仍然是維持原判。

“只要依法辦事,即使當被告,心里也不發虛。”劉國強說。

底氣不僅來自于執法有據,也來自于執法行為規范。近年來,洛陽市民政局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認真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制定印發《洛陽市民政行政處罰裁量標準》,要求全市民政系統參照執行。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洛陽市民政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洛陽市民政局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制度》等行政決策及配套監督文件,要求凡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必須經過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程序,確保民政工作的各項決策科學、民主、公平、公正。

“下一步,我們將樹牢法治意識、強化法治觀念、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增強學法普法力度,不斷提升全市民政系統干部職工的法治素養和能力,讓依法行政更有‘底氣’。”安占立表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1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