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偉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發(fā),河南省鄭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了保障院內(nèi)孤棄兒童的健康安全,鄭州市兒童福利院(以下簡稱“鄭周大院”)8月1日啟動封閉管理,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包括護理員、醫(yī)護人員、特教老師在內(nèi)的近300位職工與500多名孤棄兒童又一次開啟了朝夕相伴的“封閉”日子。
“鄭周大院”內(nèi)98%以上的兒童患有腦癱、心臟病、唐氏綜合征等多類疾病。這些孩子中,兒童部養(yǎng)育的孩子身體機能最差、殘疾程度最高、護理任務(wù)最重,39個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的8歲,13位“媽媽”分兩班全天候精心養(yǎng)育照料著這些“折翼天使”。
今年32歲的張盼,別看歲數(shù)不大,卻是“鄭周大院”的“老人”。13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她在護理員崗位上,一步步看著福利院發(fā)展起來,與孩子們的感情也最深。
十四五歲的大男孩文文,個頭大,體重有60多斤,患有腦癱,自主意識非常弱,四肢僵硬,不會行走,白天只能坐在專用凳子上。為了培養(yǎng)文文的自主意識和自立能力,張盼和同事們從吃飯、洗漱等日常行為入手,教導(dǎo)文文自己的事自己辦,不會走,就坐上凳子一點點往前移。每次上廁所,兩名護理員阿姨全程“護駕”,文文移動到廁所門口后,她們再合力把孩子抬到馬桶上,解決完后再抬回凳子上安全護送返回。“每次上廁所,好似一場‘戰(zhàn)斗’,全程下來兩位護理員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張盼笑著說。
盡管張盼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父親的身體也不太好,但這次入院封閉,張盼沒有絲毫猶豫,把孩子和父親托付給了妹妹。在兒童部負責人打電話詢問是否報名參加時,張盼說:“家里有妹妹照顧,我很放心,這里的孩子更需要照顧!”
郭幸和張盼同歲,卻是一名“新人”,來院還不到三個月。為了參加封閉工作,她把孩子托付給父母,第一時間加入封閉隊伍,從8點30分至17點30分,連續(xù)9個小時同3個姐妹照看著16個10來歲的大孩子。
由于郭幸個頭小,身體瘦弱,每次為孩子們更換尿不濕、穿戴衣服時,需要和他人合力完成。13歲的小銳就是郭幸和姐妹們重點“關(guān)照”的孩子之一。小銳身體狀況很不好,1.6米的身高,60多斤的體重,給照顧她的阿姨們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換衣服、洗澡、進食的時候,郭幸和其他人相互配合,一個人抱著她,講故事,一個人慢慢為她換衣服、擦拭身體、喂飯。小銳挑食嚴重,愛吃有味道的東西,情緒還很不穩(wěn)定,經(jīng)常半夜哭鬧不止,每當這時,郭幸和夜班姐妹就會起來給她檢查身體,更換被褥,安撫小銳的情緒,為她測量體溫,哄她入睡后才放心下來,這種情況有時一晚會反復(fù)出現(xiàn)兩三次。
尹海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封閉上班后,白天老公也要上班,孩子們只能獨自在家,照顧弟弟的重任就落到了15歲的姐姐身上。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和孩子們打電話、通視頻,叮囑他們照顧好自己。15歲的姐姐是名副其實的“小大人”,對媽媽說:“你放心上班,家里有我呢,我會好好照顧弟弟的。”兒子對她說:“媽媽,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回來啊?”每當這時,她強忍眼淚勸慰兒子:“寶寶,這里還有許多孩子要媽媽照顧呢,別著急,很快媽媽就能回去陪你了。”
封閉的日子里,隨時會有突發(fā)事件,尹海英他們總能及時應(yīng)對。8歲的小南今年4月剛從男童部轉(zhuǎn)來,他活潑好動,脾氣暴躁,偶有自殘行為,一不留神,或跑到別處,或撞擊門窗,或破壞東西。別看歲數(shù)不大,勁兒卻非常大,前幾天全員做核酸,醫(yī)生為他采集核酸樣本時,不管護理員阿姨如何勸導(dǎo),小南就是不張嘴,最后,還是尹海英等幾名護理員,一個抱著他,一個扳著頭,一個捏住嘴才合力使樣本采集完成。
夜班護理員劉云婷每天17點進入工作狀態(tài),和另外兩姐妹要連續(xù)工作10多個小時,照料23個殘疾程度特別重的孩子。這次封閉,她把孩子送回了老家,讓父母幫忙照看。
劉云婷除了要照顧孩子們的生活,也會留心孩子們的情緒。處在青春期的小雅,情緒波動較大,經(jīng)常與護理員阿姨爭吵,打罵小伙伴。經(jīng)過細細觀察,劉云婷覺察到小雅缺乏安全感,于是,她就試著經(jīng)常和小雅聊天,談?wù)摳信d趣的事,慢慢地小雅的笑容多了,打罵同伴的行為少了,有時還會和護理員阿姨說笑。
封閉還在繼續(xù),兒童部13位護理員封閉日子中的平凡點滴不一而足,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滿載對孩子們的愛與責任,用柔弱的肩膀擔起了兒福人“讓孤棄兒童得到呵護、擁有幸福”的初心使命,用果敢的行動彰顯了兒福人“大愛、奉獻、實干、開放”的八字精神,用頑強的意志詮釋了兒福人“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的崇高情懷。
“疫情發(fā)生后,全院立即實行封閉管理,所有上崗人員肩負著滿滿的責任,頂著重重的壓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堅強的工作作風,聞令而動,逆向而行,時刻把兒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筑牢疫情防護網(wǎng)。”院長李燕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她們就是新時代的英雄,更是兒童福利戰(zhàn)線上最可愛的人。
(文中兒童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