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助推綠色發展 添彩美麗云南
——云南省楊善洲綠化基金會10年工作回眸

時間:2021-08-1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特約通訊員 趙宇新 通訊員 王德祥

2011年5月,為宣傳楊善洲事跡,弘揚楊善洲精神,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云南省楊善洲綠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在昆明成立。10年來,基金會致力于森林生態保護、造林綠化美化、生態產業扶貧、美麗鄉鎮打造、美麗公路建設等,已發展成為一個黨委政府信任、社會高度認可、人民群眾點贊的公益慈善組織。

10年不忘使命,綠化造林富民

全力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基金會牢記楊善洲的光輝事跡,不忘“造林綠化、造福于民”目標使命。從成立那天開始,基金會打造亮點,與地方黨委、政府和愛心企業共同創建“楊善洲紀念林”品牌項目,現在成了當地一張亮麗的“名片”。項目以“學習楊善洲、綠化彩云南”為主題,旨在“把綠樹植入大地、讓精神深入人心”。

10年來,基金會依托這一品牌活動,在生態修復治理、礦山廢棄區生態恢復、水庫湖泊區域涵養林種植、生態扶貧種植養殖、美麗公路景觀綠化、城鎮社區及校園綠化造林、景區景觀特色林打造等方面主動作為。

比如,從2011年至2017年,基金會先后在昆明市松華壩、云龍水庫、馬龍縣車馬碧水庫等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實現綠化造林5393.1畝,恢復了水源保護區的植被;2019年至2020年,與昆明市林草局、昆明市晉寧區、安寧市等地合作,在有關高速公路沿線實施“美麗公路景觀美化·楊善洲紀念林”種植活動,為建設“最美省份”增綠添彩,等等。

截至目前,基金會在全省15個州(市)38個縣(市、區)的林場、社區、景區、校園、高速公路沿線開展“楊善洲紀念林”綠化活動100余次,動員志愿者10萬余人次,實現造林綠化達5.95萬畝。一系列綠化造林活動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為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讓老百姓受益的同時,也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10年砥礪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搭建“綠色+”致富平臺

基金會自成立之日起,就將生態產業扶貧融入到造林綠化活動中,致力于搭建 “綠色發展+”扶貧助困合作平臺,帶領山區群眾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可持續增收致富之路。

2015年至2019年,基金會連續五年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示范項目”支持,先后在祿豐市、馬龍縣(2018年改為馬龍區)、貢山縣、維西縣、玉龍縣實施生態產業扶貧項目。以2019年為例,基金會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攀天閣鄉美洛村投入95萬元,帶動148名貧困戶種植250畝木香、當歸、重樓等藥材,發放豬仔500頭,開展家庭養殖,實現了戶均增收7000元。

2020年至2021年,基金會連續兩年獲得中華環?;饡馁Y助,成為“青山公益合作伙伴”。資助經費分別為30萬元和35萬元,廣南縣222戶村民從中受益。該項目促進了當地生態產業發展,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維護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團結穩定的局面。

此外,基金會注重林下資源開發,先后在隴川縣、瑞麗市、芒市、昭通市昭陽區、保山市隆陽區、馬龍縣、云縣、馬關縣、貢山縣、維西縣、玉龍縣、廣南縣等地區推廣種植林下綠色藥材和經濟林果,養殖生態豬、生態雞等項目,助推山區經濟發展。

經過多年努力,基金會摸索出了一條寓綠化造林于帶動村民致富的成功經驗,并將在參與鄉村振興中得到進一步檢驗和提升。

10年春華秋實,匯聚社會力量

形成“森林云南”建設合力

獨木不成林?;饡⒅赜脳钌浦蘧衲凵鐣α?,發掘社會資源,推動形成了一股建設“森林云南”、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合力。

基金會重視在人群集中的社區、校園中宣傳楊善洲精神,動員人們參與到環境綠化美化行動中來,在全社會形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輿論氛圍。比如,基金會先后在云南野生動物園區、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等地的9個社區開展18次“萬家森林·楊善洲紀念林”義務植樹活動,與大、中、小學和幼兒園等21所學校開展“綠化進校園·楊善洲紀念林”共建活動,向市民宣傳綠色理念,培育青少年生態環保意識,累計有6000余人次志愿者參與活動。

主動爭取政府項目支持,擴大資金來源,也是基金會的一大工作法寶。基金會從“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服務示范項目”中累計獲得200余萬元項目經費,三次獲得云南省民政廳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25萬元。

基金會2019年與日本株式會社山田養蜂場簽訂了為期5年的“中日合作宮脅造林生態試驗示范項目”合作協議,項目資金共15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經于2020年在昆明市西山林場火災跡地實施第一批生態恢復本土樹種示范種植,成效顯著,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多年來,在楊善洲精神的感召之下,累計有100多家愛心企業捐資、30多家省內外公益機構援助基金會開展云南省生態保護及生態扶貧工作。截至目前,基金會從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公益慈善機構獲得捐資總額達5459.61萬元。

10年規范運行,堅持內強素質

樹立公益組織的良好形象

基金會時刻以楊善洲為榜樣,規范自身管理,自覺提升素質和能力,用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埋頭耕耘,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基金會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于2012年2月成立臨時黨支部, 2018年1月正式成立黨支部,這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對于每一項重大活動,基金會都堅持公開透明的議事制度,召開理事會議或理事長會議研究決定,尊重并吸收理事、監事建議,做到開門辦會。10年來,基金會共召開23次理事會議、43次理事長會議,秘書處堅持每周一召開辦公會和黨支部會。

“堅決不從事經營活動原則,注重建章立制,加強捐贈款物的收支管理工作,慎重對待涉外募資,做好財務年度審計工作,主動接受民政、財政、審計、稅務和林草等部門的監督管理”,是基金會內部不成文的規定。

“學習弘揚楊善洲精神,從我做起,從每件事做起,用愛心感動社會,用信賴凝聚人心,用忠誠奉獻綠色”,是基金會每一位同志的心聲。大家堅持勤儉辦會的優良傳統,深入荒山野嶺開展調研和造林,輕車簡從,吃住簡陋,力爭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付出總有回報,基金會于2013年11月被云南省民政廳授予5A級基金會,2018年7月成為省里第一批獲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2020年1月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林業和草原局表彰為“全省綠化先進集體”。

乘風破浪再10年,困知勉行

傳揚楊善洲精神 建功新時代

10年來,基金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發展中也面臨一些不足和挑戰。面對這些困難,基金會將一如既往秉承忠誠、為民、奉獻、實干的楊善洲精神,胸裝責任、砥礪前行。

首先,以楊善洲精神為動力,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關于“努力把云南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示范區,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決策,努力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傳播得更遠、更響亮。其次,量力而行,探索生態保護和綠化造林的新模式,以《基金會第三個五年工作規劃》確定的目標為奮斗方向,研究助力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再次,加強社會募資能力建設,擴展“互聯網+”籌資渠道,走出與企業合作共建的新路子。第四,爭取政府政策支持,繼續向省財政廳、稅務部門爭取公募資金的財稅減免優惠政策,為愛心企業參與生態建設創造條件。第五,抓好內部管理,決不搞經營活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在今后的工作中,基金會將牢固樹立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觀,把基金會這塊光榮的牌子擦得更亮,把楊善洲精神傳得更廣,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實,為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最美省份”創建工作做出應有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8.1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