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讓鄉親們都過上向往的好日子
——全國人大代表吳艷良眼中的鄉村振興

時間:2021-03-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撥通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亮中橋鎮東興村黨總支書記吳艷良的電話,那頭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今年,我繼續關注鄉村振興,希望鄉親們都過上向往的好日子。”

從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吳艷良一直把目光聚焦在農村發展與鄉村振興上。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成為吳艷良日思夜想的牽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給了吳艷良再次擼起袖子大干一場的信心。

推進產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作為一名長期在鄉村一線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吳艷良深知,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在帶領東興村從一個貧困村走向富裕村的過程中,吳艷良發現,農村產業發展靠單打獨斗沒有后續發展潛力,難以走得長遠。以東興村為例,吳艷良帶領當地建立豐滿源農業合作社推動了土地流轉,促進了勞務輸出。同時成立豐滿源制衣廠,給村民們提供了就業平臺,為村子發展鼓足了后勁。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吳艷良不僅關注自家所在的東興村,更關注廣闊的農村。吳艷良認為,在傳統的農業地區,“原字號”“初字號”農產品加工企業占比較高,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數量較少,精深加工能力不強、產業鏈短、農產品的附加值較低。推動農村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吳艷良建議,在保護基本農田的同時,積極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對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引進和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大電子商務、農超對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改善生態,打造宜居宜業鄉村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在吳艷良看來,農村想要發展,必須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讓農村成為顯得出特色、留得住鄉情、記得起鄉愁的美麗家園。

說起東興村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吳艷良話語里滿是自豪。2018年6月,吳艷良帶領村民集中清理七個大溝里的生活垃圾。2019年,在縣里支持下投資興建了6個垃圾池和1個大型垃圾轉運場。如今的東興村,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每日把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池,養殖戶把牲畜糞便運到自家的田間地頭。此外,借助“美麗鄉村”計劃,修建了一條長2.5公里、色彩與風格統一的院墻,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嘗到鄉村環境整治的甜頭,吳艷良堅持認為,農村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吳艷良建議,全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籌農村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努力減少農村污水直排。加強農村垃圾治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要實現全覆蓋。抓好村屯綠化、河塘溝渠治理和畜禽糞污治理,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環境變好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才會有質的提升?!眳瞧G良說,通過建設宜居宜業的農村環境,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尤其是有志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優化治理,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激發鄉村多元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協同能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在東興村治理實踐中,吳艷良發現,村民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需要通過治理來引導、激發。例如,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為村子發展建言獻策,凝聚鄉村振興的合力。

吳艷良建議,首先,要加快完善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其次,要實施鄉風文明培育行動,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和農村法律服務供給,提高村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第三,要充分發揮鄉鎮服務農村和農民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

如今,東興村早已脫貧致富,路邊整齊的200盞路燈、3200棵海棠與村民家門口的6000棵梧桐見證著東興村村民的美好生活。吳艷良說,在不遠的將來,希望越來越多的鄉村如東興村一樣,插上鄉村振興的翅膀,讓村民擁有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