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成都,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

時間:2021-06-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闖

“每一個兒童都值得被關愛,每一個兒童都需要被呵護。”前不久,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屆兒童保護周系列主題活動中,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正在努力營造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為孩子們開心健康成長打造“兒童友好幸福場景”,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1日,成都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隨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市民政局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主題宣傳活動,拉開了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序幕。

凝聚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共識

按照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的規定,成都市成立了由31個市級部門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的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包括:統籌協調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研究審議未成年人保護重大事項;協調和推進有關部門制定和實施未成年人保護規劃、政策、措施;指導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責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督促檢查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情況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督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重大案件處置工作。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成都市民政局組織實施了以“保護未成年人 關愛祖國花朵”為主題,涵蓋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月”等內容的活動,還亮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新舉措——開通成都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并發布《成都保護未成年人倡議書》《保護未成年人 關愛祖國花朵》宣傳片。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依托于12345市長熱線,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專業力量為支撐,提供兒童救助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咨詢,兒童心理問題疏導、情緒撫慰等服務,并受理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線索、兒童生活困難求助信息。

與此同時,由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運營的“成都未保”微信公眾號也已開通,負責發布成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最新動態,并以專業視角解析成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發展,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的針對性、拓展宣傳覆蓋面、提升宣傳影響力。

除此之外,為了宣傳普及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成都市民政局在4月至6月的主題宣傳活動期間,還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系列關愛活動、評選未成年人保護優秀工作者、發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優秀案例、組織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者專題培訓、開展“兒童友好幸福場景”建設等活動,凝聚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社會共識。

完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機制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6月3日,成都市首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設在金堂縣官倉街道。站長由街道民生事務辦主任擔任,兒童督導員任副站長,下轄11個社區的兒童主任作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成員。按照計劃,工作站將通過帶領相關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在基層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專業服務網絡。

多年來,金堂縣民政局把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成立了街道級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還在2020年成立了全市首個有獨立編制的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之所以選擇在金堂縣官倉街道設立全市首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更加扎實。官倉街道11個社區均建成了功能齊全的兒童之家,除了為轄區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提供關愛保護服務,還依托社會組織面向轄區內所有兒童及其家庭開展生活救助、教育保護、心理疏導、監護指導、素質提升、法律援助等服務。

據金堂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在全縣范圍內推動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創建。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其他22個縣(市、區)也都在按計劃逐步推行未保工作站建設。

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

成都市委、市政府在今年開始實施的《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實施方案》和《成都市“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彰顯“全齡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氣質,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2025年,實現品質為先、動態成長、充滿活力的兒童友好社區全覆蓋,建成“兒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完善與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為此,成都市各縣(市、區)、各街道積極開展“兒童友好幸福場景”建設工作。

按照兒童友好社區示范點的相關標準,成華區保和街道和美社區,本著“聯系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服務青少年”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設立兒童之家,內設兒童游戲、繪本閱讀、媽咪寶貝屋、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區;另一方面將文化活動中心一樓小劇場、二樓舞蹈室、健身室、棋牌室、書畫室、聲樂室等均面向適齡兒童開放使用,為兒童提供學習活動場地。此外,在社區小游園、微綠地、公園以及院落樓棟架空層等處,為孩子們參加各種自發游戲留足空間,滿足兒童自由玩耍的需求。

龍泉驛區則為孩子建立免費的閱讀空間——小龍人故事小屋。故事小屋利用龍泉驛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場地,由成都市新空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開展志愿服務,引導孩子們在故事小屋閱讀各種繪本故事。目前,故事小屋有志愿者300余名,已開展故事會活動600余場。

位于新都區香城大道旁的桂湖街道新橋村,發揮生態優勢,以綠色生態空間及農業生態文明為基底建設“兒童友好幸福場景”,先后打造了集自然課堂、陽光大草坪、田園球場、天空畫廊等,方便兒童的活動場地。

在活動開展中凝聚共識,在社區建設中落實法律要求,在城市規劃中體現人文關懷……在成都,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正在變成一項項具體舉措,“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的腳步正在逐漸加快。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6.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