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3月初的一天,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幾名騰訊志愿者在甘肅省蘭州市集合,一同前往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探訪“春暖行動”受益家庭。在其中一戶,他們見到了小蕙(化名)。
看到這些遠道而來的大哥哥大姐姐,小蕙既興奮又有些靦腆,言語間流露出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在志愿者將要離開時,她有些依依不舍地挽住了一名志愿者姐姐的胳膊,志愿者姐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不光是小蕙,從2月起,在河北、黑龍江、河南、湖北、廣西、四川、云南、甘肅、新疆等地,先后有4.5萬余名鄉村困難群眾收到了來自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騰訊基金會)的“擁抱”——“春暖行動”大禮包,在這個春天里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
別樣春天,別樣溫暖
“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后的第一個春天。”騰訊基金會副秘書長傅劍鋒說,“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作為社會組織,我們想通過一種方式,給在困境中奮斗的人一個擁抱,向他們傳遞一份溫暖,給他們增加一份信心和力量。”
2月8日,騰訊基金會捐資近1億元,攜手10余家國內知名基金會啟動“春暖行動”,向剛剛脫貧地區、革命老區以及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鄉村困難群眾提供資金和物質幫扶。
3月13日,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救助)品牌外聯部部長江楠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對“春暖行動”的執行情況進行跟進。
據江楠介紹,七百弄鄉屬于石漠化地區,既缺耕地又缺水,當地人要維持生計,除了在石頭縫里種點兒玉米,基本上只有外出務工這一條路。在弄合村一戶“春暖行動”受益家庭,她看到一位93歲的老奶奶獨自帶著8個孩子,孩子中大的15歲、小的6歲。孩子們的父親兩年前去世,母親改嫁到外省,奶奶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平時在家都是孩子們自己做飯吃。
“通過‘春暖行動’,這個家庭有兩個孩子獲得了資助,每人1720元現金,外加一套全新的沖鋒衣褲。”江楠告訴記者,“脫貧攻堅讓他們住進了新房子,吃穿不用發愁,孩子們都有學上,就是缺少父母的關愛。類似的家庭在當地特別多,我們想讓有限的資金覆蓋更多低收入家庭,特別是困境兒童家庭。”
記者了解到,在“春暖行動”中,中華救助的資助范圍涉及廣西、重慶、四川的14個縣,幫扶總人數為5000余名。截至4月1日,在已通過審核的4849個孩子里,有4754人領到了新衣,已經有2335人領到了資助金,其余資助金還在陸續撥付中。
“今年初,局部出現的疫情讓一些在高風險地區務工的父母無法在春節期間回家陪伴子女。”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以下簡稱兒基會)副秘書長王海靜說,親情關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春暖行動”就是要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為他們創造有愛、有關懷、有溫暖的生活環境。在項目執行中,兒基會與各地民政部門及婦聯組織合作,通過嚴格的審核篩選,確定了幫扶對象,按照每人2000元的標準,為孩子們準備了1500元現金和價值500元的愛心禮包,禮包內的物品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和需求。截至目前,已經有來自甘肅和新疆的4750名孩子獲得了幫助。
“年初,河北、黑龍江等地接連出現零星散發疫情,為幫助農村低收入患者渡過難關,我們第一時間加入‘春暖行動’。”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人口基金會)國內項目部部長李爽告訴記者,一年前,人口基金會就曾與騰訊基金會共同啟動“疫情受困群體關愛計劃”,向500多名生活困難的新冠肺炎患者以及病亡患者家屬,提供了總額為700多萬元的資助。在本次“春暖行動”中,人口基金會再次聚焦生活困難的新冠肺炎患者,以每人1萬元的標準提供資金支持。截至3月底,第一批申請的116名患者已全部收到資助款,第二批申請的103名患者正在進行信息審核。
與此同時,加入“春暖行動”的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機構也快速行動起來,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困難群體開展資助幫扶,大家秉持一個信念——只要有愛、有溫暖,沒有什么困難不可戰勝。
把握細節,精準執行
37歲的陳榮發(化名)是云南省廣南縣珠琳鎮以兔村的村民,也是“春暖行動”的受益人。一年前,在給家里蓋新房時,他不慎摔傷了腰,手術時在腰部植入鋼釘,直到現在也無法外出務工,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妻子偶爾出門打零工和低保金維持。
“我們是通過醫保系統把陳榮發篩查出來的。”中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扶貧基金會)健康發展項目部的王云裔告訴記者,在“春暖行動”中,扶貧基金會的資助地區是云南省最后脫貧的幾個縣,資助對象是2020年自費醫療金額高于等于5000元的低收入群眾,目標受益人1590名,資助總金額318萬元。(下轉2版)(上接1版)
目前,“春暖行動”資助的2000元已經打到陳榮發的銀行卡上,按照項目要求,扶貧基金會還委托村干部讓他填寫了簽收表。“要確保每一筆資助款都發到群眾手上,必須從細節入手。”王云裔告訴記者,“從與騰訊基金會共同確定資助標準,到通過當地政府篩選具體資助對象,再到委托村干部入戶核對信息,最后讓收到資助金的群眾簽字確認,每個環節都要嚴謹細致。”
記者了解到,由于本次“春暖行動”捐贈總金額近1億元,參與機構有10余家,涉及省份11個,受益者達到數萬人。在項目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各家基金會都將精準、公開、透明作為基本要求,從細節入手,把工作做扎實。
“我們非常注重項目的精準設計、精準實施。”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婦基會)秘書長助理南靜表示,婦基會根據“春暖行動”的目標,結合婦聯已經掌握的數據,對幫扶群體的需求進行了調研,對受益對象進行了精準摸排,對幫扶計劃進行了細化。資助金和愛心包裹都由縣婦聯工作人員挨家上門發放,還需要受益人簽字或按手印,并留下影像資料,這些資料最后反饋給婦基會留存。婦基會還會選取一定比例的受益人進行抽查,比如通過電話回訪,了解受益人是否收到資助金和愛心包裹。
“哪怕只是1斤茶葉,如果沒有明確的標準,也會有人質疑‘為什么給他,不給我’。”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婦聯副主席、“春暖行動”執行人馬雪蓮表示,村里把困難婦女的名單列出來后,會與資助標準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入戶核查。資助名單確定后,縣婦聯還要再次入戶核實。“只有把每個環節都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減少質疑。”
“為了保障資金準確到位,加入‘春暖行動’后,我們立即成立了項目組,通過調研確定在四川、重慶、廣西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兒童開展關愛保護。”中華救助秘書長胡廣華表示,基金會還成立了一個審核小組,負責審核受益人資料的真實性。“我們會把資助金直接發到學生銀行卡或其監護人的銀行卡里,確保每一筆資助金都落到實處。”
創新模式,協同發力
記者了解到,類似“春暖行動”這種由多家基金會合作開展公益項目的方式,此前也有過嘗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騰訊基金會就曾發揮“公益力量連接器”的作用,第一時間與多家基金會合作,通過發揮各家機構的資源優勢,以最快的速度將資助金發放到感染新冠病毒的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春暖行動’涉及面更廣、受益人數更多,騰訊基金會靠一己之力難以在短時間內高效、精準地完成項目執行。”在傅劍鋒看來,通過與多家國內知名基金會合作,騰訊基金會可以有效借助這些長期在扶貧、幫困、婦女兒童關愛保護等領域深耕細作的機構的品牌影響力、資源調動力、一線工作經驗等,提升項目的執行效率和質量。
“多家基金會合作開展項目有兩個明顯優勢。”扶貧基金會移動互聯網部的關志田表示,一是擴大了受益群體覆蓋面,由于各家基金會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各有側重,因此每家機構關注的社會問題、設計的項目內容、選取的受益群體都有所不同,通過合作可以從更多維度出發,幫助更多類型的困難人群;二是創新了項目運作模式,此前公益行業內基于同一個主題共同開展公益項目的情況比較少,在“春暖行動”中,各家機構高效聯動,進一步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在采訪中,多家基金會向記者表示,在日常工作中,每家機構都有自身專注和擅長的領域,“春暖行動”的項目合作方式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既發揮了各家機構的優勢,又形成了合力。他們表示,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將來可以嘗試更多的合作方式,策劃更多的公益項目,為更多有需要的群體送去溫暖的擁抱。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