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聚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以下簡稱長沙一福)坐落于黃土嶺上,在這里幸福生活著700多名老人和400多名孤棄兒童。
院長龍環便是這片黃土嶺上的辛勤耕耘者,是千余名孤殘老弱的“守護人”。
與奮斗并肩前行
2009年上任伊始,當1000多名孤殘老弱交到手上,龍環頓感責任重大。初來乍到,為盡快熟悉情況,他逐個部門走訪。很快,他發現退休職工住房補貼未到位、大齡青年上訪頻繁、單位負債嚴重三個難題急需解決。不等不靠,擼起袖子就干。他多方協調,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三步走”方案,為老同志爭取到了住房補貼,大家對這個瘦弱、斯文卻雷厲風行的新院長刮目相看。
接著,他在全院實施“三個一”的目標管理辦法:一年做十件民生實事,中層干部一律競爭上崗,每年給每名孤殘青年解決一個最棘手的問題。目標管理實施后,人一下子活起來、實起來、凝聚起來了。
心里裝著老人、孩子、職工,龍環頭腦中的新舉措、新點子也源源不斷:改善護理員和孤殘青年的宿舍,臨聘人員參編管理,新建“風雨連廊”方便院內出行……從2009年起,他開始記錄“民生實事賬本”:老人營養搭配、娛樂活動,孩子們奶粉采購、上學、課后輔導、結婚、就業,開創護理員節、選拔“一福工匠”、培養“全國技術能手”……“賬本”越來越厚重,全院上下心氣越來越高漲。
與時代同頻共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上任不久,適逢國家倡導醫養結合。龍環敢為人先,瞄準醫養結合品牌目標,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帶領長沙一福成功躋身“全國醫養結合五十強”。養老工作做出成效,龍環又開始思索兒童福利機構創新發展的舉措。
2016年,《湖南省民政廳關于推進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發展的意見》出臺,他在全省第一個提出兒童福利走養、治、教、康、置全方位發展道路,承接國家級標準化項目——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與服務規范,制定了全國兒童福利機構第一個地方標準。此前,長沙作為省會城市沒有一所單獨的兒童福利院,這與長沙經濟社會發展很不相稱。2013年,龍環向市民政局黨委請纓,開始了兒童福利院艱難的建設之路。從立項、選址、設計、考察到招標,2019年5月,兒童福利院終于破土動工。其間,處于原公墓用地的5525座墳墓的遷移工作,僅用6個月時間就全部完成,而且做到零上訪、零投訴,靠的就是龍環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
與孝愛齊放光芒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龍環沖鋒在前。封院當天,他匆匆拿了幾件換洗衣服,就一頭扎進了院里,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睡就是60天,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確保全院1000多名老人和兒童以及600多名職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廣大干部職工放下自己的家人,紛紛送上請愿書、按下紅手印,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申請駐院。戰疫面前,長沙一福人團結奮戰的力量是巨大的?!盀楹⒆拥囊簧蚧A,為老人的安康盡孝道”,長沙一福人以勤勞為本,仁愛為根,行的是大孝大愛之舉。廣大干部職工的奉獻精神讓這個硬漢子動容。平日不管多忙,他一有時間就會到老人和孩子中去,陪他們寫幾個字、跳一段舞、畫一張畫、做一場游戲。他總說:“對家里人,再細致體貼的關懷和付出都不為過。”
2019年,長沙一福的發展實踐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龍環本人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最平凡的事業,最能體現共產黨人的忠誠與擔當。作為一名老黨員,龍環牢記初心,迎難而上,做細做實民生實事;作為一名勞模,他勤奮踏實,蹄疾步穩,用奮斗書寫青春;作為一名民政人,他激情創業,開拓創新,提亮民政底板底色。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