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雪)?6月8日,“杭州社區智治在線下城平臺”上線發布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這標志著杭州市社區智慧治理開啟新篇章。
近年來,隨著“城市大腦”的不斷深化應用,強化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正成為杭州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的強大動能。為全面推進杭州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杭州市民政局啟動“社區智治在線”建設規劃,形成《杭州市社區智治在線建設規劃綱要》,探索以“全要素精密智控、全周期精準服務、全流程閉環管理、全維度治理場景、全內容數字生態、全業務融合平臺”等“六全”為核心的社區治理場景,推進杭州市社區治理數字化轉型。
從“城市大腦”到社區“微大腦”信息快速流轉
據了解,杭州市下城區去年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并以“街道政務信息化標準流程建設”為實驗主題。自實驗區創建以來,該區從突破信息壁壘搭平臺、再造政務流程建標準、拓展智慧應用促治理入手,著力推動基層治理優質高效。
今年3月,下城區率先開發“杭州社區智治在線下城平臺”,該平臺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周期管理”理念為引領,以在城市社區實現精密智控、精準服務、整體智治為目標,打造預防管理、事件管理、修復管理的閉環流程,全面構建社區智慧治理新模式,逐步推動社區治理和服務從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被動應付型向主動推送型轉變。
該平臺的建立與杭州城市大腦、“基層治理四平臺”等數字化平臺之間實現了信息快速流轉,打通公安、民政、社保、城管等部門數據以及小區物業、智能安防、市政服務、社會服務機構等信息系統,構建實時動態的基礎信息和基礎資源數據庫,以“平戰結合、因勢授權”的理念,按需開放數據應用權限,社區可實時查詢轄區實有房屋、實有人口等基礎信息,分析困難、殘疾、老年人等重點服務對象基本情況,調閱商務樓宇、社區監控和公共設施等基礎信息,以短信、語音、視頻電話等方式與上級部門、街道駕駛艙、社區工作力量等開展協同處置。
為社區工作者提供實用工具
據了解,該平臺在傳統社工入戶走訪采集信息的基礎上,拓展居民在線申報、政務數據聯通、AI設備識別等數據采集途徑,以“一次錄入、多方共享”的理念,著力破解基層多平臺錄入的問題。通過優化信息數據比對確認流程,實現基礎信息變動的實時提醒,讓社區工作者在走訪居民時變得更有針對性,讓基礎數據在社區的實際運用中變得活起來、準起來。通過整合民生類政務數據,以民政保障政策為依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服務升級、到期的主動提醒,政策沖突、退出的及時預警,老年證、殘疾證等特需服務的在線辦理,為社區開展更加精準、精細的民生服務提供“智能化”工具。
此外,發布會現場發布的杭州市智能化線上社工形象——小智,通過“智用、智理、智愿、智在”四個理念,成為社區工作者的24小時助手。
助力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
據介紹,“杭州社區智治在線下城平臺”從鄰里友善度、居民參與度、居民滿意度、社區組織力、社區服務力五個維度,實時收集細化指標參數,自動形成動態社區創新活力指數。同時,平臺將社區實有人口,老、弱、困、殘等民生服務對象的民生服務需求與社區服務力量、民生資金投入、服務設施建設等民生服務供給進行供需匹配,形成動態社區民生服務五色圖。
“一圖一指數”分別按照綠、藍、黃、橙、紅五種顏色,在平臺中實時反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的現狀,這為區、街道合理配置服務資源、配建服務設施、配備服務力量提供決策依據。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還不斷豐富“智慧下城”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場景開發,在“智慧停車”,居民可就近尋找的停車場及空車位,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在“親鄰E站”,社區、社會組織、志愿服務機構可實時發布服務活動信息,接受居民在線報名,居民不僅可以就近找到社區、物業、長者照護等服務,還能線上說事、議事、評事,讓上班族也能在線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根據瀏覽量、關鍵詞自動形成的熱議話題,實時反映了居民的集中訴求。在“1Call辦”,聊天化的服務場景,為老百姓提供“一句話就能辦事”的24小時貼心政務在線咨詢和辦理服務,目前,已有交警、殘聯、人社等部門的8個事項在“1Call辦”上實現全流程“跑零次”“視頻辦”。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