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洪福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何青卻把眾多素昧平生的老人當作親人悉心照顧,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國德老年公寓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她用愛心、耐心、細心,詮釋了90后養老人的責任與擔當。
2015年,母親突遭車禍受重傷,何青便辭去省城三甲醫院的工作,回家承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親病情穩定并逐漸康復。而后,經親友介紹何青進入國德老年公寓上班。其間,她通過了光澤縣醫院的事業編制招考,卻割舍不下與老人的感情,也因看好養老產業的發展前景,最終選擇留在國德老年公寓。從基層護理員干起,憑一腔熱情,靠專業技能,一步一個腳印,如今28歲的何青已被提拔為副院長。
朝氣蓬勃,開朗大方,細致熱情,何青的加入給暮氣沉沉的公寓增添了青春的氣息。小到穿針引線、生活采買,大到生病住院、養老金保管,老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何青。
公寓里失能失智老人多,剛入職,何青就遇到一位性格怪異的老人。83歲的吳奶奶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注射胰島素,老人不配合,還時常動手打人,醫護人員都不愿給她打針,何青自告奮勇。有一次,吳奶奶坐在輪椅上,何青正為其注射胰島素時,老人突然往她臉上吐口水,面對老人無禮的舉動,何青并未責怪她,還是忍著惡心幫老人注射完。過后,一個人躲在辦公室大哭,甚至一度想放棄。然而,當初的選擇是自己做出的,哪能輕言放棄?為此,她調整好心態,把委屈當表揚,堅持拿真心對待每位老人。
老年公寓的工作枯燥、勞累,可何青卻能認真做好每件小事。基層養老院內缺乏專業護理人才,護理專業出身的她主動承擔起院內護理員技能培訓工作,她每天帶領大家深入一線查房,為護理員示范規范操作,成為名副其實的“何老師”。
今年大年三十上午,98歲高齡的張爺爺突發心臟病,情況十分危急。平日里處理老人事宜的養女也到福州姐姐家過年,無法及時趕回。了解情況后,何青馬上撥打120,并跟著急救車將老人送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墊付醫藥費,經過及時搶救,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春節加之疫情影響,醫院內一時請不到護工,何青便留在病床邊照顧,連年夜飯也顧不上回家吃。
張爺爺的事還沒交接完,院里就接到封院管理的通知,何青來不及與家人團聚便投入抗疫一線,在老年公寓隔離區待了整整25天。疫情初期很多老人不理解為什么不讓他們出門,又不讓家屬進院探視,還要戴口罩,會鬧情緒甚至發脾氣。何青耐心勸導,一遍一遍給老人宣教防疫知識,還想著法子逗老人開心,慢慢地老人都能理解并配合院內工作。“不僅要照顧好老人的身體,還要照顧到他們的心理需要。” 在她心里,早已把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
“其實老人就像孩子一樣,需要我們去關注和呵護。要以真心對待老人,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樣!” 何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樸實和真誠詮釋著尊老愛老助老的內涵。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