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高站位謀劃 高標準建設 全力推進養老服務加快發展

時間:2020-12-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福建省民政廳

近年來,福建養老服務工作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得到民政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福建省委召開全會進行部署,把養老服務業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今年以來,養老服務工作在前幾年工作基礎上,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

高位謀劃,高位推動

做到“三個納入”,凝聚養老服務發展動力。一是納入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超越、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連續出臺《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項重要政策,全面建立了黨委、政府定期研究養老工作和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二是納入重點工程。將養老服務補短板納入省委突破“難硬重新”工程,連續四年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持續推動落實。三是納入重要考量。養老服務工作作為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考量內容,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評,連續多年列入省人大、省政協重點建議提案,今年省養老服務條例還被納入省人大重點立法項目。

加大投入,補齊短板

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協同的多元投入機制。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基礎性、主導性作用。省級福彩公益金連續四年超過80%用于養老服務發展,累計投入達11億元。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預算內投資,支持社會兜底養老服務工程建設,全省各類養老床位總量由“十二五”末的15.5萬張提高到24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由30.1張提高到36.2張,養老服務基本覆蓋城市社區和70%的建制村。另一方面,有效發揮社會協同、市場主體作用。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實施養老服務投資工程包、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等,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全省社會資本投入占比超過50%;民辦養老機構達893家,比2016年增加了近3倍;民營養老床位占比78.4%,比2016年提高48.4個百分點。

試點示范,以點帶面

聚焦多樣化養老需求,積極推動8個地市開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其中3個試點市獲評優秀,探索形成了“樂學”模式、“驛站”模式、“家園”模式等“全齡化”社區養老服務經驗做法,并在全省推廣。同時,在長汀、連城、寧化、建寧、泰寧等5個老區蘇區縣試點探索農村養老服務經驗,逐步擴大到其他20多個涉農縣,總結形成了大田“黨建+互助養老”、沙縣“養教結合”、長汀“醫養結合”等經驗做法。12月初,還在大田召開集“會議部署、現場觀摩、業務培訓”為一體的全省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省政府領導親自安排部署推動,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設區市分管領導參加,形成加快發展濃厚氛圍。

規范管理,提升質量

突出“三個強化”,著力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監管體系。一是強化標準化建設。編制實施涵蓋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農村幸福院等方面的設施、服務、管理和保障標準,研制老年人需求評估、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服務等標準,推動養老服務標準化。二是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圍繞影響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115項量化指標,常態化開展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確保老年人生命財產安全。三是強化全過程監管。通過健全養老服務星級評定、定期評估、違規退出等機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推動規范化發展。

不忘初心,守正創新

圍繞特困老年人兜底保障、集中供養需求,持續推動改革創新。一是推廣公建民營模式。通過引進社會資本投資改造,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同時,加強公建民營監管,確保機構公益屬性不變。二是推動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通過改擴建、增加功能和引進專業化組織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等方式,推動鄉鎮敬老院逐步轉型升級為“特困供養+農村機構養老+農村居家社區照料”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019年以來已轉型升級101所。三是推進特困失能人員集中照護。持續提高特困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標準,通過改擴建增加護理型床位,提升照護服務能力,特困失能人員入院意愿增強。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100%實現集中供養、應養盡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2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