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通訊員 劉麗萍
5月6日,湖南省政務服務大廳正式運行,省直部門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入駐,統一面向社會提供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作為為民服務的重要窗口,湖南省民政廳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推進33個入駐的審批服務事項規范辦、馬上辦、一次辦,讓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
依法行政 確保授權到位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權力“瘦身”——湖南省正在推進的省直部門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核心內容是,部門審批服務向一個處室集中、審批服務處室向省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審批服務事項向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集中;部門審批服務事項和人員入駐省政務服務中心到位、部門對省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授權到位、審批服務電子監察到位。
湖南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適應“精簡、統一、便民、高效”的審批服務改革,省民政廳實行職能優化集中到處室、權限優化集中到崗位、受理優化集中到窗口、網絡優化集中到平臺,實行線上與線下、內部協作與外部聯動結合,實現事項、窗口、服務“三個集成”。
通過對審批服務事項系統梳理,湖南省民政廳將社會團體變更名稱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注銷登記、基金會修改章程核準、慈善信托備案、慈善組織公開募捐活動備案、慈善組織認定等33項入駐事項,全部調整到省社會組織管理局,著力解決工作不同步、不協調、不規范等問題。
同時,設立首席審批員,由廳長簽署授權委托書,充分授權22項審批決定權、11項初審權,不斷提高辦事效率。推進社會組織信息查驗、慈善組織備案等民政應用,接入省政府一體化平臺,加快與“新湘事成”辦事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提速民政服務“網上辦”。
陽光公開 確保管理到位
為了加快實現審批服務“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湖南省民政廳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服務,跑出了改革加速度。
一方面,創新告知“如何辦”,編制指南“規范辦”。將服務指南、通知公告、工作動態、政策法規等內容制成融媒體產品進行推廣,方便群眾定位查找需辦事項流程、材料清單,不斷提高窗口品牌形象;針對33個入駐事項,每個事項專門制作服務指南,明確材料清單、辦事流程、辦結時限,統一放置服務窗口,讓群眾一目了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另一方面,精簡程序“馬上辦”,提升效能“一次辦”。按照“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要求,對入駐事項反復研究,優化辦事流程,壓縮辦件時間,提升辦理實效,現場辦結行政審批事項審批環節由4個減少為2個;淡化審批時限觀念,只要材料齊全或當場可以修改完善的,一律“即審即辦”。
窗口運行以來,現場受理行政許可有效材料24件,均由法定時限30日縮減為現場辦結。湖南省人口福利基金會辦公室主任孫玉文介紹,5月26日上午辦理基金會業務范圍變更登記,只用了20分鐘即領到了變更后的法人登記證書,服務效能的提升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真真切切。
以人為本 確保服務到位
湖南省民政廳將民政審批服務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大廳,作為建設“五型機關”的重要抓手。通過建立人員選派、管理、輪換等制度,成立駐省政務服務大廳黨支部,推動“支部建在窗口上、黨員活動在崗位上、作用發揮在服務上”。截至目前,已累計辦件188件,接受現場、電話、線上等各類咨詢598件。
湖南省民政廳駐省政務服務大廳黨支部書記鄂立輝說,服務小窗口體現為民大形象,貼心服務就是體現在“說好每一句話、辦好每一件事、解決好每一次咨詢、接待好每一位群眾”這些小細節中。
湖南頤而康職業技術學校需要變更住所,擴大辦學規模,推進復工復產。湖南省民政廳駐省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現場細致指導,現場補正相關材料一次辦結,經辦人為他們的周到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在具體工作中,湖南省民政廳駐省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窗口還主動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針對不同群眾提供多樣化服務。比如,為老年人配置專用老花鏡、放大鏡,方便閱讀相關材料;購置手提電腦,方便群眾現場登錄系統,網上修改、提交相關材料,避免因資料不全重復跑路。同時,實行上班早時、下班延時、服務群眾不限時,只要到了政務服務大廳來辦事的,不論時間多晚,一律加班加點辦完才下班。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