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堅決貫徹中央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決策,自1月27日起,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110多天以來連續作戰、嚴防死守,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北京682家養老服務機構、4.8萬名老年人未發生一起新冠肺炎感染事件。
隨著疫情響應等級下調,北京市近日調整優化養老服務疫情防控政策,有序恢復養老服務,自5月18日起,養老機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
“一個堅持” 繼續做好封閉管理
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防止疫情反彈壓力依然巨大。結合首都實際情況,為確保老人、兒童等困難群體的健康安全,北京繼續堅持養老院、兒童福利機構、殘疾人福利機構封閉管理。在采取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基本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機構和員工、老人和家屬防護意識、防護習慣、防護裝備不變。
養老機構出入管理實行“七進”“八不進”。探視家屬、春節回家老年人、外出就醫老年人、新入住老年人、返崗員工、新入職員工以及檢查、維修、醫護等必要的機構運行保障服務人員等七類人員,在履行相關程序、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可以進入養老機構。15天內接觸入境回國人員;與已確診或疑似病例有接觸;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屬于無癥狀感染者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或者接觸過無癥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家中有正在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等八類情形人員不得進入養老機構。
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嚴格履行填報申報承諾表、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落實手消毒、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四項手續。對于進入老年人生活區的,實行從嚴防護措施,須全程穿戴隔離衣、腳套。
“三個有條件恢復” 滿足常態化服務需求
隨著疫情響應等級下調,在復工復產復學復商的形勢下,北京市及時調整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措施,在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有序恢復養老機構常態化服務需求。
老年人家屬預約、承諾、掃碼、防護后可探視老人。老年人家屬(監護人、直系親屬)可撥打老年人所在養老機構預約電話,提出探視申請。經養老機構評估調查、同意探視后,探視人員如實填寫《養老機構探視人員申報承諾表》。現場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后,在規定時間、規定人數、規定路線、規定區域的條件下進入養老機構探視。探視人員應全程穿戴醫用外科口罩、手套(或同時落實手消毒);對于探視重度失能等不便移動的老年人,探視人員在全程穿戴養老機構提供的隔離衣、腳套前提下,有條件允許進入老年人房間探視。每次探視人數不超過2人,每月探視次數不超過2次。
有條件恢復新入住老年人入院。養老機構在具備隔離條件、護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住老人。擬申請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須履行“一調查、兩檢測”程序,即由養老機構對老年人及共同居住人員進行調查,確認老年人是否存在禁止進入養老機構情形。在養老機構同意接收、老年人返回養老機構前,應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可入院實施院內隔離;隔離觀察14天后,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仍為陰性的進入老年人生活區。
適度恢復老年餐等部分居家養老服務。開業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參照快遞、外賣等人員社區防控管理工作要求,提供“無接觸”服務,優先滿足困難老年人照護服務需求。繼續暫停入戶服務和聚集性活動。
“兩個規范” 規范外出就醫和員工通勤
規范外出老人返院程序。臨時外出就醫老人就醫結束后在養老院內隔離觀察滿14天無異常后,就可返回生活區。住院就醫老人,在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無異常后可直接返回養老機構,并經院內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返回生活區。對于春節回家的返院老人,則采取“先預約、后返院”的方式,嚴格履行“一調查、兩檢測”程序。
規范員工通勤返崗管理。新入職員工及返崗員工須在養老機構外指定場所隔離觀察14天、且經核酸檢測無異常后可上崗。通勤員工實行全天自我健康監測和日報告機制,并做好家庭共同居住人員延伸健康監測,不得帶病上崗。要求通勤員工做到不離京、不外出聚餐、不乘坐地鐵上下班、不去人員密集場所。
“多項支持措施” 促進養老服務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在疫情期間運營困難問題,北京市出臺提高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給予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運營補貼、減免養老服務機構房租、減輕養老服務機構用工成本等多項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運營支持政策,將拿出1億元資金用于支持機構運營,促進養老服務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提高北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在現有運營補貼標準的基礎上,以2月至4月實際收住京籍老年人數量為依據,按照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補貼標準,對養老機構提供支持。同時,給予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運營補貼。對于已運營的城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已收住臨時托養老年人且按照政府要求實行封閉管理的,在參照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給予每人每月500元補貼的同時,分別按照每月2萬元、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對于按照政府要求堅持運營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后續將繼續運營的城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分別按照每月2萬元、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減免養老服務機構房租。符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不在疏解整治范圍的養老服務機構,承租各級政府及市、區國有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屬房產用于開展養老服務,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妥善保障員工隊伍穩定且未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由各區協調免除房租。難以協調解決的,由各區財政給予補助。承租民營企業或個人房產的,鼓勵業主(房東)與租戶協商處理共渡難關。同時,降低公辦民營機構管理發展資金,所有權方減半收取疫情防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期間運營方的機構管理發展資金、租金等。養老服務機構自2月起可享受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招用本市登記失業人員和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可申請享受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
返院老年人、返崗員工均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無異常方可返院返崗。對于不具備隔離條件機構的返院老年人、返崗員工隔離觀察工作,由區民政局按照本區防控隔離觀察工作安排統籌予以保障。隔離觀察及核酸檢測費用由各區財政負擔。
此外,北京市還加強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家庭保障。按照接收監護人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而無人照料老年人的收費價格及人數給予機構補貼。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21)